[实用新型]全自动高频青稞烘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8550.0 | 申请日: | 2014-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8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祖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金(成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12/10 | 分类号: | A23N1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高频 青稞 烘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青稞烘炒机,尤其涉及一种加热效率高的全自动高频青稞烘炒机。
背景技术
青稞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它生长于青藏高原,经科学家证实,青稞不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水溶性纤维、赖氨基酸及多种矿物质,还独有高含量疗效纤维、B-葡聚糖和甘油三酯等对人体保健价值很高的营养成分,近10年来,由于青稞的品质特性和特殊的保健作用,青稞食品加工和使用逐渐形成产业,其综合利用、品种品质改良和开发利用得到了中央和地区政府的极大关注。
然而,藏民族炒制研磨青稞的工艺却一直处于原始落后的状态,不仅制约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浪费劳动力的同时还破坏了生态环境(因为在使用传统工艺炒制青稞的时候,需要燃烧大量的木材),且因为其工序的繁琐,造成生产效率低下、无质量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的全自动高频青稞烘炒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全自动高频青稞烘炒机,包括进料斗、出料斗、回料筒、烘炒筒和高频线圈,所述回料筒嵌套于所述烘炒筒内部,所述进料斗的下料端与所述烘炒筒的进料端连接,所述回料筒头部的出料端与所述出料斗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烘炒筒和所述回料筒内均设置有螺旋状叶片,所述烘炒筒内的螺旋状叶片与所述回料筒内的螺旋状叶片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回料筒的尾部设置有滤孔,所述烘炒筒置于所述高频线圈内,所述高频线圈接入所述烘炒机的加热电路中。
烘炒筒和回料筒提供了青稞的加热和回收时的走料路径,将烘炒筒置于高频线圈内,对高频线圈通电后,烘炒筒会快速产生均匀的热量,对青稞的加热效率极高。
作为优选,所述高频线圈的侧面设置有水箱,利用设备的余热加热,便于洗手或者青稞物料。
作为优选,所述水箱设置有水温表,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水箱内的温度。
为了较好的将进料斗内的青稞定量传送到烘炒筒内,所述进料斗与所述烘炒筒之间设置有放料闸和用于传送青稞的转动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烘炒筒内放置有河沙,可以防止烘炒筒内的青稞碳化。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斗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烘炒筒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高频感应加热技术,加热效果好,加热非常均匀,预热时间短,节约资源,环保,没有噪音、废气、灰尘等污染,在运行过程中消除了高压危险,提升安全性,并且实现了炒制品与热介质在机器里自动分离,在节约人工、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炒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全自动高频青稞烘炒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料斗1、出料斗7、回料筒4、烘炒筒5和高频线圈11,回料筒4嵌套于烘炒筒5内部,出料斗7的出料口位于烘炒筒5的下方,进料斗1的下料端与烘炒筒5的进料端连接,进料斗1与烘炒筒5之间设置有放料闸2和用于传送青稞的转动轴承,回料筒4头部的出料端与出料斗7的进料端连接,烘炒筒5内放置有河沙6,烘炒筒5和回料筒4内均设置有螺旋状叶片,烘炒筒5内的螺旋状叶片与回料筒4内的螺旋状叶片螺旋方向相反,回料筒4的尾部设置有滤孔,烘炒筒5置于高频线圈11内,高频线圈11接入烘炒机的加热电路中,高频线圈11的侧面设置有水箱10,水箱设置有水温表9。
本实用新型所述全自动高频青稞烘炒机,采用了高频感应加热的方式,主要工作原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焦耳-楞次定律,将烘炒筒5置入高频线圈11内,为了瞬间提升温度,通入超高频交变电流的效果更加,当高频线圈11通入超高频率的交变电流时,其周围即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作用会使工作区域内产生封闭的感应电流──涡流。因烘炒筒5的电阻很小,此时就产生了强大的感应电流。利用瞬间电流的密度与频率成正比的原理,此时频率越高,感应电流密度越集中,一般情况下,所通入的交变电流频率为200 KHZ~300KHZ,而超高频磁场又将使电流趋向烘炒筒5筒底流通,那么此时烘炒筒5的筒底电流密度很高,其筒壁高密度电流的电能则会自动转变为热能,使筒壁的温度升高且温度均匀,即实现了表面加热,使得被炒制品受热均匀;而且还可依据使用的需求来调节加热温度和加热速度的快慢。与传统电阻加热方式相比较,高频感应加热是利用大电流、低电阻在集肤效应作用下,使烘炒筒5的筒壁迅速发热,其加热的特点为均匀性好、能耗低、氧化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金(成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百金(成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85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