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片式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22502.4 | 申请日: | 2014-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3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江;刘平;余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恒润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0;H01L33/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片式 发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尤其涉及一种贴片式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的功能是能够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散发出去。利用其原理制成的LED灯相对于传统的白炽灯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及环保等优点。LED产品种类繁多,贴片式发光二极管就是这些产品之一。贴片式发光二极管具有发光角度大,生产效率高,精密性好,虚焊率低,质量轻,体积小等优点,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的贴片式产品碗杯都是单层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包括基板1﹑支架外壳2﹑发光芯片3﹑金线4和封装胶体5。参阅图2,发光芯片发出的光只会进行一次反射,所以发光芯片发出的光一次反射时,相当一部分光会被封装胶挡回,导致光损耗较大,亮度偏低。为此,有必要对上述的发光二极管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片式发光二极管,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芯片发出的光一次反射时,相当一部分光会被封装胶挡回,导致光损耗较大,亮度偏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贴片式发光二极管,包括基板、支架外壳、发光芯片、金线以及封装胶体,所述基板为杯状结构,所述杯状结构的内部设有一呈圆环状的台阶,所述台阶将杯状结构分成第一杯体与第二杯体。
其中,所述第一杯体与第二杯体的内壁面均镀有电镀层。
具体的,所述电镀层的材质为银。
在一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杯体内填充有封装胶体。
在一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封装胶体包括荧光胶以及透明胶,所述第一杯体以及第二杯体各自填充荧光胶与透明胶中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支架外壳的形状为圆形、矩形及五边形中任一种。
其中,所述基板上可以设置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发光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芯片发出的光一次反射时,相当一部分光会被封装胶挡回,导致光损耗较大,亮度偏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片式发光二极管,采用在杯状结构的基板内部设有一呈圆环状的台阶,该台阶将杯状结构分成第一杯体与第二杯体,能够对发光芯片光发出的光可进行二次反射,从而提高了发光二极管聚光﹑混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贴片式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基板,2-支架外壳,3-发光芯片,4-金线,5-封装胶体,11-台阶,12-第一杯体,13-第二杯体,51-荧光胶,52-透明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贴片式发光二极管,通过在杯状结构的基板1内部设有一呈圆环状的台阶11,所述台阶11将杯状结构分成第一杯体12与第二杯体13,能够对发光芯片3光发出的光可进行二次反射,从而提高了发光二极管聚光﹑混光的效果。
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施方式贴片式发光二极管,包括基板1、支架外壳2、发光芯片3、金线4以及封装胶体5,所述基板1为杯状结构,所述杯状结构的内部设有一呈圆环状的台阶11,所述台阶11将杯状结构分成第一杯体12与第二杯体13。第一杯体12与第二杯体13通过台阶11分开,第一杯体12的内壁能够对部分光线进行第一次反射,经过第一杯体12的一部分光线可以进一步的通过第二杯体13的内壁进行第二次反射,从而提高了发光二极管聚光﹑混光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杯体12与第二杯体13的内壁面均镀有电镀层。电镀层的设置在于改善第一杯体12与第二杯体13的内壁面对光线的反射效率。
在一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电镀层的材质为银。银层具有较佳的反射效果。
参阅图4,在一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杯体12内填充有封装胶体5。该封装胶体5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只填充于第一杯体1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恒润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恒润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225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封装LED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车用照明的大功率LED COB倒装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