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成本半导体激光光源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0074.5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0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慎林;陆松;刘长城;张丹;管雨;付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斯孚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42 | 分类号: | H01S5/04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半导体 激光 光源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激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低成本半导体激光光源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半导体激光器的波长范围宽、制作简单、成本低、易于大量生产,并且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的优点,被大量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市面上光源较为稳定、具有温度保护等功能的半导体激光器装置售价在千元左右,影响了其在低端市场的应用。
现有的大部分散射型光电感烟探测器,采用的是红外光作为入射光源,而红外光发散角大,不容易形成单一细光束,在没有烟颗粒进入检测室情况下,仍然会有一部分光发射到探测器的器壁上,这部分光在器壁会多次反射,会干扰受光元件的光电流,这种不良干扰随着探测器使用时间的增长,会越来越明显。这是由于空气中存在大量的尘埃,尘埃悬浮在探测器周围,沉降在检测室的内壁面,使原本黑色的内壁面上面形成灰色的灰尘层,在检测室的内壁面大大增强干扰光线的漫散射作用,增加受光元件的电流,增加探测器的误报率。
由于激光的单色性好,相干性高,方向性强,尤其是可以方便的将激光汇集成一束很细的高能量光束,可以大大减小发光光源漫射到检测室内壁面引起对受光元件的干扰,然而目前激光光源成本较高,远远超出火灾光电感烟探测器的成本预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持高稳定激光光源功率输出且成本较低的低成本半导体激光光源控制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成本半导体激光光源控制电路,包括用于产生高低电平脉冲信号的信号控制器,其输出端与激光驱动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激光驱动芯片的输出端与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输入端相连,功率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激光驱动芯片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向激光驱动芯片供电。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三端稳压器78M05,其2脚输出+5V稳压直流电。
所述信号控制器包括ATmega8单片机,其13脚通过电阻R6与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G相连,P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D与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激光驱动芯片采用IC-WKN芯片,P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S与IC-WKN芯片的6脚相连,IC-WKN芯片的1脚接地,电容C9的一端与IC-WKN芯片的2脚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与IC-WKN芯片的3脚、功率调节模块相连,IC-WKN芯片的4脚悬空,IC-WKN芯片的6、7脚接半导体激光二极管,IC-WKN芯片的5脚接功率调节模块。
所述半导体激光二极管采用带有PIN光电二极管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
所述的功率调节模块采用电阻RM,其一端与电容C9相连,另一端分别与IC-WKN芯片的5脚、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相连。
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采用SI-2301芯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IC-WKN芯片作为激光驱动芯片,其最大的特点是激光功率控制极为精确,可以达到在0~80℃,精度为0.3%;在-40~125℃,精度为1%,并且自带过温度保护单元,避免半导体激光二极管过热烧坏,通过调节电阻RM的阻值,可以实现对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电流控制。本实用新型仅需要一个低端的信号控制器、IC-WKN芯片及少量外围电阻和电容、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就可以实现精度较高、光功率较稳定的激光驱动电路,成本低廉,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2、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中信号控制器、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激光驱动芯片、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功率调节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低成本半导体激光光源控制电路,包括用于产生高低电平脉冲信号的信号控制器1,其输出端与激光驱动芯片3的输入端相连,激光驱动芯片3的输出端与半导体激光二极管5的输入端相连,功率调节模块4的输出端与激光驱动芯片3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2向激光驱动芯片3供电。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斯孚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斯孚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00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热型内燃机火花塞
- 下一篇:CT-MOUNT陶瓷封装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