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模拟载荷装置及发动机加载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5876.1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7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帅;李自强;陈玮;宋长青;谢飞飞;王善强;徐明;王先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G01M1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模拟 载荷 装置 加载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测试领域,尤其涉及发动机模拟载荷装置及发动机加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发动机开发测试时,发电机只是空转,不考虑其负载情况,即不考虑发电机为整个系统(在发动机是汽车发动机时,该整个系统为整车)供电时做功消耗的能量,从而无法模拟发动机的实际工况,这就致使在发动机开发过程中无法考虑发动机发电机在不同负载状态下对发动机本身的影响,进而无法更科学更全面地考核发动机的耐久性、磨损率、油耗率、机械完整性、相关系统性能以及排放性能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开发测试不完善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发动机开发测试中为发电机提供耗能载荷的发动机模拟载荷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模拟载荷装置,包括正、负电源接入端子,及以并联的方式电连接于所述正、负电源接入端子之间的各负载电路,所述负载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负载和开关。
优选的是,所述开关为受电信号控制的受控开关,所述发动机模拟载荷装置还包括为所述受控开关供电的开关电源和向各受控开关输出作为开关控制信号的电信号的控制器。
优选的是,所述受控开关为继电器。
优选的是,所述发动机模拟载荷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负载层和电气层,所述负载均安装于所述负载层,所述开关、开关电源及正、负电源接入端子均安装于所述电气层。
优选的是,所述机架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滚轮。
优选的是,所述负载为风扇。
优选的是,所述发动机为汽车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开发测试不完善的问题,提供一种使发动机在加载状态下进行运转的发动机加载测试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加载测试系统,包括发动机和发电机,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发电机旋转发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加载测试系统还包括电瓶、用于采集所述发电机的发电量输出功率采集模块、为输出功率采集模块供电的模块电源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模拟载荷装置,所述发电机的正极和负极与所述电瓶的正极和负极对应连接,以形成为所述电瓶充电的充电回路,所述电瓶的正极和负极与所述正、负电源接入端子对应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输出功率采集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充电回路上,所述电压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发电机的正极和负极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开关为受电信号控制的受控开关,所述发动机模拟载荷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为所述受控开关供电的开关电源,所述模块电源和所述开关电源为同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为所述受控开关供电的第一直流电压和为所述输出功率采集模块供电的第二直流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模拟载荷装置通过负载电路上的开关即可控制是否将对应负载电路接入整个发动机模拟载荷装置,进而使得该发动机模拟载荷装置的发动机模拟载荷的大小具有可调性,因此,可通过发动机模拟载荷装置模拟发动机的各种实际使用工况,进而获得发动机在不同发动机模拟载荷下(或者实际使用工况)的性能,这可以更科学更全面地考核发动机的耐久性、磨损率、油耗率、机械完整性、相关系统性能以及排放性能等。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模拟载荷装置的一种电路结构;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模拟载荷装置的另一种电路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模拟载荷装置的一种安装布置结构;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动机加载测试系统的一种实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58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拉电缆
- 下一篇:一种铁氟龙热缩管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