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门座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6446.7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3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鑫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3/22 | 分类号: | F01L3/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气门 座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发动机的进气门座圈,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门座圈。
背景技术
燃油发动机每一气缸都配装有进气门和排气门,在每一气缸的工作循环过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按一定的顺序开启和关闭,用来保证新鲜的充量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能及时的排放。进气门座圈压装在气缸盖上是与进气门配合的主要零部件之一,进气门座圈上制有与进气门锥度面相配合锥面孔,通过进气门的上下运动实现进气通道的开启或关闭。传统的进气门座圈在座圈压入气缸盖与气缸盖密封配合时,由于气门座圈外圆导角的设计上不够完善,使二者的配合上容易出现间隙死角,从而导致整体的密封性能相对不好,这样不仅影响了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同时也会增大二者间的过渡磨损,大大地缩短了气门座圈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装配精度高,密封性能好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门座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门座圈,包括贯通制有气门喉道的座圈本体,座圈本体的外圆周面底端制有与气缸盖压入密封配合的组合外圆导角,组合外圆导角依次包括与座圈本体底部环形面相垂直的直角段和连接直角段的圆弧段以及用于连接圆弧段和座圈本体外圆周面的锥形直线段。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锥形直线段与座圈本体外圆周面的锥度角为12度至18度,圆弧段的圆弧半径为0.7毫米,直角段的最大高度值为0.2毫米,组合外圆导角的总高度为1毫米。
上述的锥形直线段与座圈本体外圆周面的锥度角为15度。
上述的气门喉道为制有锥形密封面的锥形喉道,该气门喉道锥形密封面的锥面角为19度。
上述的气门喉道的上喉口制有上喉口导角弧面,上喉口导角弧面的弧半径为0.9毫米。
上述的气门喉道的下喉口制有下喉口导角弧面,下喉口导角弧面由依次相连的第一弧形段、过渡连接段和第二弧形段组成。
上述的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的弧半径均为1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座圈本体的外圆周面底端制有与气缸盖压入密封配合的组合外圆导角,组合外圆导角依次包括与座圈本体底部环形面相垂直的直角段和连接直角段的圆弧段以及用于连接圆弧段和座圈本体外圆周面的锥形直线段。本实用新型的座圈采用组合外圆导角结构使其在与气缸装配时不仅更加容易,而且还能提高配装的精度和密封性,避免了传统座圈易造成间隙死角的技术缺陷,具有结构新颖,加工容易,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和抗冲耐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K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Q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第一弧形段A、过渡连接段B、第二弧形段C、总高度H、最大高度值H1、圆弧半径R、锥度角Φ、锥面角Ψ、座圈本体1、底部环形面11、外圆周面13、气门喉道2、锥形密封面21、上喉口导角弧面22、下喉口导角弧面23、组合外圆导角3、直角段31、圆弧段32、锥形直线段3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进气门座圈结构的示意图,该进气门座圈包括贯通制有气门喉道2的座圈本体1,如图2所示,座圈本体1的外圆周面12底端制有与气缸盖压入密封配合的组合外圆导角3,组合外圆导角3依次包括与座圈本体1底部环形面11相垂直的直角段31和连接直角段31的圆弧段32以及用于连接圆弧段32和座圈本体1外圆周面12的锥形直线段33。传统的气门座圈由于座圈的导装角设计不够合理,使进气门座圈在与缸盖压装时容易产生间隙死角,从而降低了的气门座圈的密封性,严重影响了整台发动机的机械性能。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传统理念,设计了组合外圆导角3,组合外圆导角3由直角段31、圆弧段32和锥形直线段33组成,组合外圆导角3不仅保证了本产品的座圈与气缸盖间的配合精度,提高了装配的气密封效果,同时还使装配更加简单容易,克服了传统座圈易产生间隙死角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组装容易,精度高,气密性好,能满足车辆发动机的使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鑫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鑫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6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水泵
- 下一篇:一种随动式自动间隙补偿抽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