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6176.1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4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光灿;孔赟;朱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8/16 | 分类号: | H01M8/16;H01M8/02;C02F3/34;C02F3/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唐循文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同步 硝化 微生物 燃料电池 反应器 | ||
1.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反应区(1)、过渡区(2)、阴极反应区(3)、曝气室(4)和缓冲室(5),阳极反应区(1)、过渡区(2)和阴极反应区(3)依次相接,曝气室(4)与缓冲室(5)通过开孔相连通且两者均与阴极反应区(3)相接;其中:反应器设有顶盖,阳极反应区(1)一侧壁底部设有排泥管(6),另一相对平行侧壁设有阳极回流管A(7-1),排泥管(6)上部的侧壁上设阳极回流管B(7-2)、进水管(8)和折流板A(9-1),折流板A(9-1)一端与阳极反应区(1)的侧壁固定连接,折流板A(9-1)之间为石墨毡A(10-1),阳极反应区(1)顶盖上设有一组排气管A(11-1)、一组取样孔A(12-1)、一组参比电极放置孔A(13-1)和一组导线孔A(14-1),石墨毡A(10-1)通过穿过导线孔A(14-1)的钛线与外电路相连;过渡区(2)由两块穿孔板(15)与反应器的两侧壁构成;阴极反应区(3)侧壁设有第一阴极回流管A(16-1)、第二阴极回流管A(16-2)和出水管(17),侧壁中部设有折流板B(9-2),折流板B(9-2)一端与阴极反应区(3)的侧壁固定连接,折流板B(9-2)之间为石墨毡B(10-2),阴极反应区(3)顶盖上设有一组排气管B(11-2)、一组取样孔B(12-2)、一组参比电极放置孔B(13-2)和一组导线孔B(14-2),石墨毡B(10-2)通过穿过导线孔B(14-2)的钛线与外电路相连;曝气室(4)内设有曝气器(18),曝气器(18)通过蠕动泵管与外充氧泵相连,曝气室(4)侧壁设有阴极回流管B(16-3),曝气室(4)顶端顶盖上设有曝气室开孔(19);缓冲室(5)底部设有阴极回流管C (16-4),缓冲室(5)顶端的顶盖上设有溶氧测定仪测定开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15)左下方、右下方、左侧中部或右侧中部设有穿孔,穿孔的长、宽分别为100mm、6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反应区(1)和阴极反应区(3)的体积比为2~4:1,过渡区(2)和阴极反应区(3)的体积比为0.5~0.7:1,曝气室(4)和阴极反应区(3)的体积比为0.3~0.5:1,缓冲室(5)和阴极反应区(3)的体积比为0.15~0.25: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反应区(3)的一侧壁顶部设有第一阴极回流管A(16-1),另一侧壁中部设有第二阴极回流管A(16-2),顶部设有出水管(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无膜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室(4)侧壁顶部设有阴极回流管B(1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61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