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2076.0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8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江;李宗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江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曲显荣 |
地址: | 265599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机动 车前 保险杠 碰撞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属于机动车缓冲减震器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汽车碰撞过程中司乘人员的安全和对车辆的损伤尤为重视,人们寻求各种方法缓释汽车碰撞时的巨大冲击力,目前大多采用破坏汽车这种消极的方式,以减少人员伤亡,达到保障司乘人员安全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不仅使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及其配件损坏严重,而且对司乘人员的保护作用也十分有限,其代价太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造价低廉、可有效减轻车辆碰撞时部件受损、人员受伤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该装置由安装在底盘前部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1和安装在底盘前部与前保险杠相接的第二安全缓冲装置2两部分组成;
安装在底盘前部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1:包括撞击头1-1、外壳1-2、安装在外壳内的柔性垫片和环形刀槽,外壳1-2的前端套装在撞击头上,撞击头的尾端与第一组柔性垫片的一端接触,柔性垫片另一端与第一组环形刀槽接触,第一组环形刀槽的另一端与第二组柔性垫片的一端接触,第二组柔性垫片的另一端与第二组环形刀槽接触,依次循环,每组环形刀槽和每组柔性垫片交替装配,每组环形刀槽的轴心位置设有中心轴,外壳1-2的尾端套装在末端组环形刀槽的外围刀槽1-8上。
安装在底盘前部与前保险杠相接的第二安全缓冲装置2:其左右两端与底盘两侧大梁连接,前端又与前保险杠相连接,它包括与机动车底盘及前保险杠相匹配的底板2-5,固定在该底板前端且带通孔的端板2-6,固定在该底板上的剪切柱,以及位于底板与前保险杠之间的剪切板组成。第二安全缓冲装置2通过底板2-5与底盘前部大梁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1-2内设有2-20组柔性垫片和2-20组环形刀槽。
所述外围刀槽1-8的尾端为长管状,长管内腔设有带中心孔的柔性垫片和小型环形刀槽。
所述每组环形刀槽由1-5只不同孔径的环形刀槽同轴线装配组成,环形刀槽的内壁或外壁上设有支撑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是,所述环形刀槽、小型环形刀槽、中心轴的轴向端面与圆周面均为圆弧面过渡,以降低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冲击力。
所述柔性垫片是由多个圆形金属薄片叠加组成,叠加的金属薄片具有弹性,可缓解所受撞击。
安装在底盘前部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其特点是环形刀槽的刀刃是圆形,不具备对垫片的剪切力,并设有多组柔性垫片,在环形刀槽与柔性垫片撞击时产生对柔性垫片的拉力,且叠加的金属薄片具有弹性,从而达到缓冲撞击力的目的。
所述剪切柱分组排列,共有2-10组,每组有剪切柱6-60个。
所述剪切板的一端为尖角形,剪切板的尖角插入端板上相对应的通孔内,其另一端外形与前保险杠的外形、间距相匹配
所述剪切板尖端的两侧面与顶面和底面之间为圆弧面过渡,即剪切板的切割刃面为弧形,车辆发生碰撞时可降低剪切板切割剪切柱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由于安装在机动车左右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与安装在底盘前部与前保险杠相接的第二安全缓冲装置复合受力,在机动车头部发生碰撞时,前保险杆首先接触外来力,并将外力传递给第一安全缓冲装置及通过剪切板将外力传递给底板的剪切柱。第一安全缓冲装置,其环形刀槽与柔性垫片撞击时产生对柔性垫片的冲击力,且叠加的金属薄片具有弹性,可以缓冲机动车两侧所受冲击力;第二安全缓冲装置,通过与前保险杠相触的剪切板将外力传递给底板的剪切柱,剪切板切割剪切柱将外力消耗,从而达到保护汽车及司乘人员安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通过第一安全缓冲装置与第二安全缓冲装置复合受力,可有效减轻机动车碰撞时部件受损程度,有效保障司乘人员安全,且制作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安全缓冲装置1的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C向视图;
图4:为第一安全缓冲装置1中撞击头1-1、外壳1-2、第一环形刀槽1-4、第二环形刀槽1-5、第三环形刀槽1-6接触、第四环形刀槽1-7、第五环形刀槽1-8、第六环形刀槽1-9、第七环形刀槽1-11、第四中心轴1-12、第三中心轴1-13零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江,未经李宝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2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于车辆上的安全带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车载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