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2076.0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8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江;李宗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江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曲显荣 |
地址: | 265599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机动 车前 保险杠 碰撞 缓冲 装置 | ||
1.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安装在底盘前部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1)和安装在底盘前部与前保险杠相接的第二安全缓冲装置(2)两部分组成;
安装在底盘前部两侧大梁前端的第一安全缓冲装置(1):包括撞击头(1-1)、外壳(1-2)、安装在外壳内的柔性垫片和环形刀槽,外壳(1-2)的前端套装在撞击头上,撞击头的尾端与第一组柔性垫片的一端接触,柔性垫片另一端与第一组环形刀槽接触,第一组环形刀槽的另一端与第二组柔性垫片接触,第二组柔性垫片的另一端与第二组环形刀槽接触,依次循环,每组环形刀槽和每组柔性垫片交替装配,每组环形刀槽的轴心位置设有中心轴,外壳(1-2)的尾端套装在末端组环形刀槽的外围刀槽(1-8)上;
安装在底盘前部与前保险杠相接的第二安全缓冲装置(2):其左右两端与底盘两侧大梁连接,前端又与前保险杠相连接,它包括与机动车底盘及前保险杠相匹配的底板(2-5),固定在该底板前端且带通孔的端板(2-6),固定在该底板上的剪切柱,以及位于底板与前保险杠之间的剪切板组成;第二安全缓冲装置(2)通过底板(2-5)与底盘前部大梁固定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内设有2-20组柔性垫片和2-20组环形刀槽。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刀槽(1-8)的尾端为长管状,长管内腔设有带中心孔的柔性垫片和小型环形刀槽。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环形刀槽由1-5只不同孔径的环形刀槽同轴线装配组成,环形刀槽的内壁或外壁上设有支撑辐。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环形刀槽由1-5只不同孔径的环形刀槽同轴线装配组成,环形刀槽的内壁或外壁上设有支撑辐。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柱分组排列,共有2-10组,每组有剪切柱6-60个。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板的一端为尖角形,剪切板的尖角插入端板上相对应的通孔内,其另一端外形与前保险杠的外形、间距相匹配。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板的一端为尖角形,剪切板的尖角插入端板上相对应的通孔内,其另一端外形与前保险杠的外形、间距相匹配。
9.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刀槽、小型环形刀槽、中心轴的轴向端面与圆周面均为圆弧面过渡。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式机动车前保险杠碰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板尖端的两侧面与顶面和底面之间为圆弧面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江,未经李宝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20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于车辆上的安全带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汽车车载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