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鱼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7647.8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5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航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A01K87/04;A01K89/015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23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组合 鱼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钓渔具,尤其涉及一种能自由组合杆体并且能实现多种功能的组合鱼竿。
背景技术
随着垂钓这种休闲娱乐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垂钓渔具的选择也日趋广泛,但是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海竿虽轻便易携带,但是却不能远投。而手竿没有其他功能,用途单一。垂钓者需要同时携带多个手竿、海竿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不轻便易行。特别是用一个海竿不能实现设置多个垂钓点垂钓,不能满足垂钓者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多功能组合鱼竿,将手竿与海竿巧妙组合在一起,既具有手竿的功能,也具有海竿的功能;特别是通过一个海竿与多个线杯及线杯座组合,实现了用一个海竿可设置多个垂钓点垂钓的功能,满足了垂钓者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多功能组合鱼竿,所述鱼竿由主竿、绕线轮和线杯座组成;所述主竿上端固定有挂线勾,所述绕线轮安装在主竿的下部,且绕线轮上的线杯卸下后独立固定在线杯座的上端。所述主竿的上端连接有中竿,中竿的上端连接有竿稍。所述主竿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中竿,中竿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竿稍。所述挂线勾呈开口环状,钓线可沿其缝口进入和退出。所述线杯座由插接头、弹簧和插尖构成,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插接头的下端和插尖的上端连接固定;所述插接头的上部具有卡销;所述线杯安装固定在插接头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出外钓鱼时只需携带一个组合鱼竿和多个线杯和线杯座即可,一根主竿可以搭配中杆、竿稍可做手竿使用,取掉中杆、竿稍装上绕线轮可以当做海竿使用,一竿多用,简单轻便,便于携带,而且专配的线杯座可固定多个线杯,实现了用一个海竿可设置多个垂钓点垂钓的功能,大大降低了钓鱼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杯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和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多功能组合鱼竿,所述鱼竿由主竿7、绕线轮5和线杯座12组成;所述主竿7上端固定有挂线勾3,所述绕线轮5安装在主竿7的下部,且绕线轮5上的线杯4卸下后独立固定在线杯座12的上端。所述主竿7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中竿2,中竿2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竿稍1。所述挂线勾4呈开口环状,钓线6可沿其缝口进入和退出。
所述线杯座12由插接头8、弹簧10和插尖11构成,且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插接头8的下端和插尖11的上端连接固定;所述插接头8的上部具有卡销9。所述线杯4安装固定在插接头8上。
所述竿稍1由1-4节杆体连接而成,长度≤2000mm,所述中竿2有1节杆体,长度≤500mm,所述主竿7由1-6节杆体连接而成,长度≥30000mm。
本实用新型也可放线下饵后可只取下绕线轮5上的线杯4独立固定在线杯座12上,线杯座12可通过下端的插尖11固定在地面或者支架上。
使用方法一:竿稍1、中竿2、主竿7组合后形成一个手竿。即将竿稍1下端与中竿2上端螺纹连接,中竿2下端与主竿7上端螺纹连接,不安装绕线轮5,这样可以直接当手竿使用。
使用方法二:主竿7和绕线轮5组合后形成一个海竿。即将绕线轮5安装在主竿7下部,然后将线杯4上缠绕的钓线6穿过主竿7上的挂线勾3,再通过主竿7放线,放好线后,将钓线6从挂线勾3的缝口退出,取下线杯4安装在线杯座12上端的插接头8上,并通过卡销9可将线杯4固定,并将线杯座12通过插尖11固定在地面或者支架上即可垂钓。再次放线时,可再安装一个线杯4在绕线轮5上,与主竿7配合使用,放好线后,取下线杯4安装在线杯座12上,将线杯座12固定在地面或者支架上即可垂钓。以此类推,可通过线杯座12固定支撑线杯4形成多个垂钓点。另外主竿7也可以与其他渔具,如抄网组合使用。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航,未经刘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76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水机废液排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蛭繁殖生态浮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