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正弦脉动式窄脉冲驱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52946.8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8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樊远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远征;苏沁阳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正弦 脉动 脉冲 驱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正弦脉动式窄脉冲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LED驱动电源的驱动方式,不仅影响着驱动电源自身效率,而且影响着LED灯具的光效、热效率和寿命。目前较先进的LED驱动电源有三类驱动方式:第一类是以开关电源为基础的LED恒流驱动电源,存在着整流滤波造成的高谐波和低功率因数,电路环节多转换率低、成本高,以及电解电容短寿等问题;第二类是LED宽脉冲电源,也存在着整流滤波造成的高谐波和低功率因数,电路环节多转换率低、成本高,以及电解电容短寿等问题,而且还存在着脉冲电流宽度和峰值超出LED允许值造成的LED短寿的问题;第三类是LED强窄脉冲电源类,与上两类LED驱动电源相比是最先进的技术,LED强窄脉冲电源利用人眼的感觉特性和LED高速响应特性,采用LED允许的窄脉冲电流间歇点亮LED,实现大幅度增加“视觉亮度”,这一技术在2008年由日本爱媛大学神雅文等人最先报道,之后我国郭雄彬、傅建新等人在论文《低占空比脉冲对白光LED的“视觉亮度”》(《光学仪器》第22卷第5期2010年10月)中产述了一个相同的观察实验,进一步证明了采用LED单纯强窄脉冲驱动的确可以大幅度增加“视觉亮度”,但是光效有一定的下降,甚至抵消所增加的“视觉亮度”,结果单纯强窄脉冲驱动LED没有给LED带来新增节能、降低结温和提高寿命。目前,针对上述问题的相关技术中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窄脉冲驱动电源,解决上述LED单纯强窄脉冲驱动在增加“视觉亮度”的同时光效下降的问题,给LED带来新增节能、降低结温和提高寿命。
本实用新型一种LED正弦脉动式窄脉冲驱动电源,提供属于一个总发明构思的二个相互关联的技术方案,正弦脉动式窄脉冲用于非隔离驱动高压LED时,可以采用方案一;正弦脉动式窄脉冲用于隔离驱动低压LED时,可以采用方案二。
第一项一种LED正弦脉动式窄脉冲驱动电源,其特征是包括整流桥IC1,PWM控制器IC2,电阻R1、R2,电容C1、C2,二极管D1,稳压管W1和功率开关管V1;AC220V交流电压的L端和N端分别与整流桥IC1的AC1端和AC2端相连接,整流桥IC1的DC1+端与电阻R1的一端、以及发光二级管LED1阳极相连接,整流桥IC1的DC1-端与电容C1的一端、稳压管W1的阳极、PWM控制器IC2的GND1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二级管D1的阳极相连接,二级管D1的阴极与PWM控制器IC2的Vcc1端、电容C1的另一端、稳压管W1的阴极相连接,PWM控制器IC2的Out1端与功率开关管V1的G端相连接,PWM控制器IC2的Comparatir1端与功率开关管V1的S端、电容C2的另一端和R2的另一端相连接,功率开关管V1的D端与发光二级管LED1阴极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远征;苏沁阳,未经樊远征;苏沁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29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常压等离子体喷枪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家用多功能应急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