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钢龙骨组合屋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47522.2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1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麦龙节能墙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2 | 分类号: | E04B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杨晓东 |
地址: | 21515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骨 组合 屋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钢龙骨组合屋顶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建筑的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严格要求,同时鼓励采用建筑钢结构技术,促使钢结构厂房建设发展迅猛。目前,钢结构厂房在钢铁、建材、煤炭、电力、食品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对于钢结构厂房屋顶部分的拼装,主要采用“先生产,再拼装”,地面生产环境中将钢结构件预先产出,形成屋顶的构件,再由吊装设备将钢结构吊装至屋顶位置进行拼装成型。目前,大部分厂房屋顶结构一般为对称结构,有些厂家根据厂房的面积,预先成型,将屋顶拼装成对称的两个部分,再运至现场,由吊装设备将这对称的两个部分的屋顶结构吊装至屋顶位置,最后将这两个部分经底部横梁的连接件固定到一起,即完成屋顶的拼装。但是,上述预先成型的屋顶结构在拼装固定时,连接件是在现场制作的,这样屋顶的横梁安装不仅很麻烦,而且稳定性也不好,不仅增加了现场施工的难度,后期的维修率也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钢龙骨组合屋顶结构,通过使用该结构,降低了钢结构屋顶拼装的施工难度,提高了钢结构屋顶的拼装效率及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钢龙骨组合屋顶结构,包括若干个屋顶骨架拼合构成,每一个所述屋顶骨架由横梁、立柱及屋顶斜梁拼接组成,相邻所述屋顶骨架顶部的所述立柱及屋顶斜梁经固定件相连,屋顶骨架底部的横梁经连接装置相连,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组固定板、两组连接件及一组调节螺栓,两组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侧所述横梁上,每一所述固定板上设置一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接孔,两侧所述横梁通过相应所述连接件上的连接孔经所述调节螺栓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板为U型钢件,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U型钢件的凹腔内,所述U型钢件的两侧翼上设有复数个固定孔,所述U型钢件通过铆钉经该固定孔与所述横梁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由位于所述横梁两侧的U形夹板以及连接两侧U形夹板的连杆组成,所述U形夹板的侧板固定于相应侧的所述固定板上,所述侧板中间的底板上设有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杆上对应该连接孔处设有通孔,相邻两侧所述横梁上的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调节螺栓经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及通孔配合固定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中屋顶骨架底部的横梁经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两组固定板、两组连接件及一组调节螺栓,通过将固定板及连接件预先安装于横梁上,最后再通过调节螺栓将两者连接固定起来,与以往现场制作的连接件相比,易安装、易调节,也更加牢固;
2.固定板采用U型钢件,将横梁设置在U型钢件的凹腔内,并通过铆钉穿过U型钢件固定于横梁上,牢固性强;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屋顶骨架;2、横梁;3、立柱;4、屋顶斜梁;5、固定件;6、固定板;7、连接件;8、调节螺栓;9、连接孔;10、铆钉;11、U形夹板;12、连杆;13、侧板;14、底板;15、通孔;16、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3所示,一种轻钢龙骨组合屋顶结构,包括若干个屋顶骨架1拼合构成,每一个所述屋顶骨架1由横梁2、立柱3及屋顶斜梁4拼接组成,相邻所述屋顶骨架1顶部的所述立柱3及屋顶斜梁4经固定件5相连,屋顶骨架1底部的横梁2经连接装置相连,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组固定板6、两组连接件7及一组调节螺栓8,两组所述固定板6分别设置于相邻两侧所述横梁2上,每一所述固定板6上设置一所述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上设有连接孔9,两侧所述横梁2通过相应所述连接件7上的连接孔9经所述调节螺栓8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板6为U型钢件,所述横梁2设置于所述U型钢件的凹腔内,所述U型钢件的两侧翼上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U型钢件通过铆钉10经该固定孔与所述横梁2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麦龙节能墙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麦龙节能墙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475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