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37432.8 | 申请日: | 2014-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4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赵福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旭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L27/06;C08L23/12;C08K13/02;C08K3/36;C08K3/34;C08K3/40;C08K3/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项丹 |
| 地址: | 20141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耐火 烯烃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领域,涉及一种塑料混炼的陶瓷化聚烯烃,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柔韧性,易于挤出机进行挤出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电性能良好,应用非常广泛。
但是,塑料同样具有易熔滴,电路易短路,不易正常工作的缺陷,尤其是在火焰中燃烧时易熔滴而断电,不能保证线路的通畅。
因此,虽然塑料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如价格便宜,电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等,在市场有很高的份额,但是,现有技术中仍无法提供能够在火焰或高温环境下不易熔滴而断电,保证线路正常运行的塑料制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后发现,针对现有塑料制品在火焰中燃烧易熔滴而断电,不能保证线路的通畅的缺陷,通过塑料混炼得到了一种陶瓷化聚烯烃,其在火焰或高温环境下能够在导体外快速形成坚硬壳体,起到高温绝缘作用,从而保证线路正常运行。基于上述发现,本发明得以完成。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组合物,它包括:
100重量份的聚烯烃;
20-30重量份的沉淀二氧化硅;
15-25重量份的云母粉;
10-50重量份的硅微粉和/或玻璃粉;
10-40重量份的高岭土;
0.5-1.5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以及
0.5-2重量份的催化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组合物还包含10-40重量份的金属氢氧化物。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氢氧化物包括氢氧化铝。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烯烃包括:乙烯-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及其组合。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烯烃是乙烯-乙酸乙烯酯和低密度聚乙烯的1:1的混合物。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包括铂催化剂。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100重量份的聚烯烃升温以将其熔化;
(ii)向熔化的聚烯烃胶料中加入以下填料:20-30重量份的沉淀二氧化硅,15-25重量份的云母粉,10-50重量份的硅微粉和/或玻璃粉,10-40重量份的高岭土,0.5-1.5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和0.5-2重量份的催化剂,并混炼均匀;以及
(iii)将所得的混炼均匀的胶料进行造粒,并挤出成型。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步骤(i i)中加入10-40重量份的金属氢氧化物。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i)中,将聚烯烃升温至170-190℃。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i i)中,在170-190℃处理30分钟以混炼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产品和方法得到了很好的成瓷效果,保证了线路的通畅,不需要改变原有的生产工艺和电缆厂家运用的原有的生产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物理机械性能特别优异,具有良好的耐温效果,故特别适合作为电线电缆行业大规模生产,且生产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组合物,它包括:
聚烯烃;
沉淀二氧化硅;
云母粉;
硅微粉和/或玻璃粉;
高岭土;
硅烷偶联剂;以及
催化剂,以及任选地,
金属氢氧化物。
聚烯烃
在本发明的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组合物中,聚烯烃的含量计为100重量份。
在本发明中,所述聚烯烃包括: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低密度聚乙烯(LDPE)、及其组合。
较佳地,所述聚烯烃是乙烯-乙酸乙烯酯和低密度聚乙烯的1:1的混合物。
沉淀二氧化硅
在本发明的陶瓷化耐火聚烯烃组合物中,沉淀二氧化硅的含量为20-30重量份,优选25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旭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旭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374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复合阻燃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料制品爽滑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