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系统的阻滞力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29793.8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0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恒;张双庆;潘雷;胡利杰;赵国旗;王建中;李冬;钟俊岩;李志强;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5/00 | 分类号: | B60S5/00;B60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系统 阻滞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制动系统的阻滞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辆的左/右车轮上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钳和制动盘,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制动系统加注制动液之后,向制动踏板施加第一作用力以使所述左/右车轮上的制动器的制动钳移动至与所述制动盘接触时的初始位置;
保持所述第一作用力不变,以第二作用力拉起驻车制动手柄以使驻车制动拉线张紧且所述制动器没有产生制动力,锁紧所述驻车制动拉线;
保持所述第二作用力不变,将车辆放置在制动检测台上,利用滚筒带动车轮转动以消除所述制动盘的加工毛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的阻滞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位置指所述制动钳与所述制动盘接触且所述制动钳向所述制动盘施加的压力为零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系统的阻滞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力和所述第二作用力的根据车辆试验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系统的阻滞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作用力通过如下方式得到:
逐渐加大施加到所述制动踏板的作用力,直至所述制动钳与所述制动盘接触且所述制动钳向所述制动盘施加的压力为零时,将此时的作用力作为所述第一作用力;
所述第二作用力通过如下方式得到:
逐渐加大施加到所述驻车制动手柄的拉力,直至所述驻车制动拉线张紧且所述驻车制动拉线对所述制动器的作用力为零时,将此时的拉力作为所述第二作用力。
5.一种制动系统的阻滞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辆的左/右车轮上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钳和制动盘,所述制动系统的阻滞力控制系统包括:
制动控制装置,用于在所述制动系统加注制动液之后,向制动踏板施加第一作用力以使所述左/右车轮上的制动器的制动钳移动至与所述制动盘接触时的初始位置,并保持所述第一作用力不变,以第二作用力拉起驻车制动手柄以使驻车制动拉线张紧且所述制动器没有产生制动力,锁紧所述驻车制动拉线,并保持所述第二作用力不变;
制动检测台,用于利用滚筒带动车轮转动以消除所述制动盘的加工毛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系统的阻滞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位置指所述制动钳与所述制动盘接触且所述制动钳向所述制动盘施加的压力为零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动系统的阻滞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力和所述第二作用力的根据车辆试验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系统的阻滞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作用力通过如下方式得到:
逐渐加大施加到所述制动踏板的作用力,直至所述制动钳与所述制动盘接触且所述制动钳向所述制动盘施加的压力为零时,将此时的作用力作为所述第一作用力;
所述第二作用力通过如下方式得到:
逐渐加大施加到所述驻车制动手柄的拉力,直至所述驻车制动拉线张紧且所述驻车制动拉线对所述制动器的作用力为零时,将此时的拉力作为所述第二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97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紧急制动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独立式确认车门锁防盗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