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29395.6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8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善存;夏贤磊;陈强;张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8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交通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流量;根据所述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流量确定所述道路交叉口的延误时间约束条件,所述延误时间约束条件至少包括所述道路交叉口的流量均衡约束条件;基于所述道路交叉口的流量趋向于均衡的目标,确定所述流量均衡约束条件中的通行能力系数;基于所述道路交叉口的延误时间最小的目标,根据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流量以及所述道路交叉口的延误时间约束条件,确定所述道路交叉口的周期时长以及每个相位的绿灯时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城市交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其运行效率的提高,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城市交通控制最普遍的手段就是通过道路交通信号指示灯进行交通控制。利用信号灯不同颜色(红、黄、绿)周期性循环变化进行交通控制,针对不同的交通流特性将信号周期分隔成不同的时间段,以防止相互冲突的交通参与者在某时间段同时获得通行权,以此避免交通冲突的发生。信号控制的好坏,不仅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车辆等待时间,而且与车辆尾气排放、燃油消耗、噪声污染等有着间接关系。
在我国,80%以上的信号道路交叉口为单点控制,即未被连接到具有“干线绿波”或区域协调功能的复杂系统中。因此,针对单点优化控制的算法显得尤为重要,即便单个道路交叉口已被连接到一个复杂的交通控制系统之中仍不例外。
影响单点控制效果好坏的主要因素有:绿信比、周期时长、以及相序结构。目前绝大多数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都是采用固定配时方法,由于交通流具有随机性大的特点,固定配时方法不能很好地反映当前交通流状况,很容易造成绿灯时间的空放或者不足。
目前,主要的单点优化算法包括感应控制方法、通行能力最大化或延误最小化等方法。
感应控制方法是通过传感器检测到达的车辆,然后延长一定的绿灯时间,以使到达车辆顺利通过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最大化或者延误最小化都是基于单一的优化目标来进行求解,从而得出达到最佳目标条件下的绿信比及周期时间。然而,上述现有的单点优化方法具有如下的缺点和不足:
(1)当所有方向的流量较大或者车辆稀疏到来时,感应控制会一直增加绿灯时间,直到达到最大绿时才停止增加。因此,道路交叉口的周期将会变得非常大,从而导致其余各方向车辆的延误也变得很大。
(2)通行能力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适用于高饱和度的情况。如果道路交叉口处于低饱和度(流量很小)情况下,仍然以通行能力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那么所计算出来的绿灯时间以及周期时间将会偏大,因而其它方向的延误也会增大,甚至为造成交通拥挤。
(3)道路交叉口延误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如韦伯斯特配时法,则适用于低饱和度的情况。如果道路交叉口处于高饱和或者过饱和的情况,仍以道路交叉口延误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那么得出的绿灯时间及周期时间偏小,从而导致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下降,并且不利于行车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在不同饱和度情况下的交通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饱和度情况下的交通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通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流量;
根据所述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流量确定所述道路交叉口的延误时间约束条件,所述延误时间约束条件至少包括所述道路交叉口的流量均衡约束条件;
基于所述道路交叉口的流量趋向于均衡的目标,确定所述流量均衡约束条件中的通行能力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93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量子门和自适应控制的类弹簧车辆跟驰模型建立方法
- 下一篇:无线抄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