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珠法提取细菌中核酸的试剂盒及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828555.5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0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孟庆海;李智洋;何农跃;曲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科神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晓霞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珠法 提取 细菌 核酸 试剂盒 方法 | ||
1.一种磁珠法提取细菌中核酸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中的试剂含有以下组分:细菌裂解液、磁珠结合液、磁珠洗涤液和核酸洗脱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菌裂解液含有以下组分:十二烷基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氯化钠;
所述磁珠结合液含有以下组分:聚乙二醇-8000和氯化钠;
所述磁珠洗涤液含有以下组分:乙醇;
所述核酸洗脱液含有以下组分: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乙二胺四乙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珠法提取细菌中核酸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珠结合液中,聚乙二醇-8000的浓度为20-30mmol/L,氯化钠的浓度为3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珠法提取细菌中核酸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珠洗涤液中,乙醇的体积比浓度为7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珠法提取细菌中核酸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核酸洗脱液中,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浓度为5-15mmol/L,乙二胺四乙酸的浓度为1.30-1.50mmol/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珠法提取细菌中核酸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浓度为10mmol/L,所述乙二胺四乙酸的浓度为1.35m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磁珠法提取细菌中核酸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浓度为40-60mmol/L,所述乙二胺四乙酸的浓度为20-40mmol/L,所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浓度为90-115mmol/L,所述氯化钠的浓度为480-520mmol/L,余量为无菌水;所述细菌裂解液通过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5-8.5。
7.一种磁珠法提取细菌中核酸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细菌及培养液混合物离心分离,去上清除去细胞培养液,留下细菌菌体;离心分离的转速为13000r/min,离心分离的时间为2min;
步骤2:向菌体中加入细菌裂解液,混匀;
步骤3:加入磁珠及磁珠结合液,磁珠与核酸结合后,磁铁吸附磁珠去上清;
步骤4:加入磁珠洗涤液,使用磁铁吸附磁珠,去上清;
步骤5:加入核酸洗脱液,使用磁铁吸附磁珠,转移洗脱液,得到细菌的核酸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珠法提取细菌中核酸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的细菌裂解液的体积与细菌培养液的体积比为1:1-1:5,步骤3中加入的磁珠与磁珠结合液与细菌裂解液的体积比为1:10-1:20,步骤4中磁珠洗涤液与细菌裂解液的体积比为1:0.1-1:0.5,步骤5中核酸洗脱液与细菌裂解液的体积比为1:10-1:20。
9.一种磁珠法提取细菌中核酸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细菌及培养液混合物离心分离,去上清除去细胞培养液,留下细菌菌体;离心分离的转速为13000r/min,离心分离的时间为2min;
步骤2:向菌体中加入细菌裂解液,混匀后,转移至96孔反应板的1排和7排;在2排和8排加入磁珠及磁珠结合液;在3排、4排、5排和9排、10排、11排加入磁珠洗涤液;在6排和12排加入核酸洗脱液;
步骤3:将注入试剂的96孔反应板放入核酸提取仪,自动运行结束后得到细菌核酸洗脱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珠法提取细菌中核酸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注入96孔反应板的细菌裂解液的体积为200-300μL,与200-400μL无水乙醇混匀;注入的磁珠及磁珠结合液的体积为50-150μL,与300-400μL双蒸水混匀;注入的磁珠洗涤液的体积为500-700μL;注入的核酸洗脱液的体积为50-300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科神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科神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85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OR2W3基因突变体及其应用
- 下一篇:酶的固定化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