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束通话的方法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2086.8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1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韩淑玲;尹国煌;颜晓庆;徐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8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张颖玲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束 通话 方法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束通话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 来越广泛。
目前,以手机为例,用户在通话结束后,如果双方由于某种原因,均未挂 断,则两个手机之间的通信一直保持着,从而占用宝贵的信道资源且会产生不 必要的通信费用。为此目前业界有一些自动挂断的技术,如限时通话自动挂断 方法,也有手机通过重力感应装置判断手机放置状态自动挂断方法。但是在一 些通话场景中,上述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比如,用户使用手机通话过程中, 由于如信号不好,或者对方临时有事等原因导致双方长时间未说话,但双方可 能在一段时间后继续通话,此时,如果采用限时挂断方法的话,就会强制结束 通话,影响用户正常使用;或者,用户结束通话后,忘了挂断电话,就将手机 直接放在口袋或包里,此时,手机很可能并不处于水平放置状态或竖直放置状 态,那么,此时采用通过重力感应装置判断手机放置状态自动挂断方法的话, 往往无法挂断需要挂断的电话。
所以,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一种较为合理的自动结束通话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结束通话的方法及移动终端,以实 现更为准确地、及时地自动结束通话,从而及时释放宝贵的通信信道,并为用 户节约不必要的通信费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结束通话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在所述移动终端进入通话状态后, 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本端输入信号以及对端输入信号中是否存在语音信号;
当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语音信号时,确认本端与对端之间的语 音通信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并结束语音通话;
当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所述语音信号时,确认所述语音信道处于 占用状态,并再次检测本端输入信号以及对端输入信号中是否存在语音信号。
其中,所述当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语音信号时,确认本端与对 端之间的语音通信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并结束语音通话,包括:
当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所述语音信号时,启动第一定时器;
当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前未在所述本端输入信号以及所述对端输入信号 中检测到所述语音信号时,判断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次数是否等于预设值;
当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次数等于预设值时,确认所述语音通信信道处于 所述空闲状态,并结束所述语音通话。
进一步地,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次数是否等于预设值之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次数不等于预设值时,重启所述第 一定时器,并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后,再次判断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次数 是否等于所述预设值。
进一步地,在所述启动第一定时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在所述第一 定时器超时前在所述本端输入信号以及所述对端输入信号中检测到所述语音信 号时,将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次数清零,并返回检测本端输入信号以及对端 输入信号中是否存在语音信号。
进一步地,在所述启动第一定时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前未在所述本端输入信号以及所述对端输入信号 中检测到所述语音信号时,输出一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 户所述移动终端将要自动结束通话;
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将所述第一定时 器的超时次数置零,并返回检测本端输入信号以及对端输入信号中是否存在语 音信号;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判断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次数是否等于所述预设值。
其中,所述检测语音通信信道上的本端输入信号以及对端输入信号中是否 存在语音信号,包括:对所述本端输入信号及所述对端输入信号进行去噪;检 测去噪后的本端输入信号和对端输入信号中是否存在所述语音信号。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语音判决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在所述移动终端 进入通话状态后,
所述语音判决模块,用于检测语音通信信道上的本端输入信号以及对端输 入信号中是否存在语音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20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终端业务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启动监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