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30312.8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9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宝库;王纳川;崔月;肖玲;赵斌;王俊;陈良刚;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44 | 分类号: | B01D71/44;B01D71/40;B01D67/00;B01D6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571126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纳 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荷正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荷正电纳滤膜的主要组分为叔胺型含氯共聚物A的自交联产物,或者含氯聚合物B与叔胺型聚合物C共混交联的产物。所述的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为:(1)将叔胺型含氯共聚物A,或将含氯聚合物B、叔胺型聚合物C溶解于制膜溶剂中,加入季铵化抑制剂,混合均匀制成制膜液,通过溶液相转化法从凝固浴中固化,制备成活性前体膜;(2)将制得的活性前体膜热处理,得到荷正电纳滤膜。本发明可以制成平板膜或中空纤维膜,制备过程中膜结构与性能可控性强、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可实现清洁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荷正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具有效率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工业领域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生物、医药、环保、能源、海水淡化、废水处理等领域。纳滤(Nanofiltration,简称NF)是介于反渗透(RO)和超滤(UF)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是目前世界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典型的纳滤膜具有以下的特征:(1)纳滤膜一般都是复合膜,由支撑层和致密功能层组成,纳滤膜的截留性能和通量取决于致密功能层。(2)截留物质的相对分子量(200~2000)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膜孔径约为1nm。(3)膜的截留性能受孔径筛分效应和荷电效应共同影响,对不同价态的离子有不同的截留率,通常对单价离子(NO3-、Cl-、Na+、K+)的截留率较低(30-50%),对高价离子(PO43-、SO42-、Mg2+、Ca2+)的截留率较高(90%左右)。(4)操作压力比反渗透所需的压力低,一般的操作压力在0.8~2.0MPa之间。其在食品工业,化工医药业,饮用水行业,废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商品化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是以磺化聚砜(SPS)、磺化聚醚砜(SPES)超滤膜为支撑层(基膜),通过界面聚合在表层形成具有纳滤孔径的聚酰胺(PA)致密功能层从而得到具有双层结构的纳滤膜。界面聚合是先在支撑膜表面涂覆一层多元胺的水溶液,然后再涂覆一层多元酰氯的有机物溶液,利用多元胺与多元酰氯的反应制备聚酰胺致密功能层。现有技术采用界面聚合方法、表面涂覆的方法来制备纳滤膜,制得的纳滤膜分为支撑层和致密功能层的两层结构,如中国专利CN102423643B和CN101254419B就采用不同的多元胺为水相涂覆基膜,该基膜为支撑层;然后用多元酰氯为油相进行交联形成致密功能层。其不足之处在于:首先在较高的运行压力下,现有的单层膜无法达到兼具较好的截留性能和高通量的要求,现有的机械性能好的单层膜无法满足纳滤膜的截留性能;现有的截留性能好的单层膜,无法满足纳滤膜机械性能的要求,膜很容易被压扁变形,导致膜结构破坏。为了维持膜结构的稳定性而且同时满足截留性能,不得不采用支撑层与致密功能层的两层复合结构膜,来满足纳滤膜机械性能和截留性能的要求,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制造成本。而现有的超滤膜和微滤膜可以采用单层膜,是由于这两种膜不需要对离子进行截留,只需要截留高分子量的物质(分子量>1万),其截留性能要求远远低于纳滤膜的截留性能,并且其孔径较大(>10nm),在很低的运行压力下(通常为0.01-0.1MPa)就能满足高通量要求,所以不必专门采用支撑层来强化膜的机械性能。
现有技术采用界面聚合方法制备纳滤膜的不足之处还在于,制模时采用水相多元胺和油相酰氯依次涂覆,进行交联反应来提供致密的致密功能层,步骤繁琐,并且反应所得到致密功能层与支撑层之间只有物理吸附作用,没有化学键的强作用力,结合不稳定,膜结构清洗时非常容易被破坏。最后,通过界面聚合法或表面涂覆法构造的致密功能层较厚,会降低纳滤膜的通量,要得到较高的通量,就必须提高使用压力,必然会增加运行成本。另外,现有的商品化纳滤膜所制备的聚酰胺致密功能层种类单一,而且多数制备出平板膜,运行时采用卷式膜组件,污染后不易清洗。因此,从材料选择和成膜方法两方面出发寻找并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纳滤膜的制备是纳滤膜技术发展的主要出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0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高效喷射式混油装置
- 下一篇:支撑型超薄二维层状MOF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