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瞬时碰撞点的无人机非协作式实时避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06448.5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7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牛轶峰;方斌;相晓嘉;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 |
地址: |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砚瓦池***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瞬时 碰撞 无人机 协作 实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瞬时碰撞点的无人机非协作式实时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障碍探测:获取障碍的相对运动状态;
(2)障碍运动估计:基于卫星导航信息获取本机状态信息,计算出惯性空间障碍的运动状态;
(3)碰撞冲突检测:判断是否会与障碍发生碰撞;
(4)避障决策:基于步骤(3)的检测结果,做出避障决策;
(5)基于考虑瞬时碰撞点的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的避障航线重规划:基于瞬时碰撞点,引入航线评价启发信息,实现避障航线重规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瞬时碰撞点的无人机非协作式实时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具体步骤为:
(5.1):以当前无人机的位置作为初始节点Nodeinit,初始化搜索树结构,只包含一个节点;根据预测碰撞算法,得到预测碰撞时间Tcollision,以瞬时碰撞点为圆心,以无人机安全距离RSafe为半径,形成预测碰撞区域Regioncollision,将当前本机位置、预测碰撞点和障碍位置形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航线规避区Regionavoid;
(5.2)基于基本RRT流程,按照以下步骤扩展搜索树:
(5.2.1)产生随机数P∈[0,1],如果P<PG则选择Nodegoal作为目标点Nodetarget,否则在未搜索区域范围内产生一个位于障碍区域外产生随机点Noderand;若随机点Noderand未落入预测碰撞区和航线规避区,则选取Noderand作为目标点Nodetarget,否则继续生成随机点Noderand;分别落入了航线规避区Regionavoid和预测碰撞区域Regioncollision,则将这两个随机点排除,选择作为目标点Nodetarget;
(5.2.2)在当前生成树T中,查询与Nodetarget最近的节点,记为Nodenear,根据飞机行进步长,计算得到行进节点Nodetemp,并判断与Nodenear的运动时间t是否落入预测碰撞时间Tcollision内;如果t在Tcollision内,则继续判断Nodetemp是否落入航线规避区Regionavoid和预测碰撞区域Regioncollision,如果没有,则转入(5.2.3),否则舍弃随机点Nodetemp并转入(5.2.1);
(5.2.3)将扩展节点Nodetemp记为Nodenew,并加入搜索树T中,作为Nodenear的子节点;
(5.2.4)如果||Nodenew-Nodegoal||≤ε,则搜索到目标点,跳到步骤(5.3);否则更新计算 航线规避区Regionavoid和预测碰撞区域Regioncollision以及碰撞时间Tcollision,并返回步骤(5.2);
(5.2.5)如果搜索时间超过搜索时间上限Tmax,则强制结束扩展,跳到步骤(5.3);
(5.3)返回形成的扩展搜索树,获得Nodeinit从到Nodegoal的航线;如果是强制结束,则返回从Nodeinit到距离Nodegoal最近的叶节点的航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64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