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易磨损的耐腐蚀刹车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9972.6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4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恒达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 | 分类号: | F16C1/10;F16D65/18;C09D163/00;C09D7/12;F16D121/14;F16D125/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易 磨损 腐蚀 刹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刹车线,用于自行车刹车系统。属于自行车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自行车刹车系统包括刹车握把、刹车线、刹车夹器等配件,现有技术的刹车系统通常设有一前、一后两个刹车线和与其对应的两个刹车握把和两个刹车夹器,刹车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断裂,造成刹车失灵,安全隐患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使用两根前刹车线和两根后刹车线的双线刹车系统,这种刹车系统的两根前刹车线需长度一致,以保证刹车时两刹车线本体受力均匀,但两根相互独立的刹车线本体无法保证长度一致,装配也存在一定难度。
同时现有的刹车线本体由外部橡胶的空心管以及内部的钢丝组成,其强度不够高,耐化学腐蚀性能差,耐候性不好,并且生产成本较高;现有的刹车线的外包层其端部由于没有外套管,因此刹车线端部接头部分容易磨损,影响了刹车系统的使用效果;现有的刹车线本体的端部为一个钩子用于固定把手,使用时间较长后,钩子会变形,如此会导致刹车线与把手脱开,从而刹车失灵,容易发生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不易磨损的耐腐蚀刹车线,此刹车线的内衬管保证两刹车线等长,保证刹车时两刹车线本体受力均匀;同时刹车线本体成型简单、质量轻、耐化学腐蚀、耐候性好、生产成本低;并且外套管能有效保护刹车线端部接头部分磨损,并且保证了行车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不易磨损的耐腐蚀刹车线,其特点是:所述刹车线包括外包层、两个并排平行设置的内衬管和两个缠绕簧,两内衬管的长度相等,所述内衬管内设置有刹车线本体,两个缠绕簧分别缠绕在内衬管的外壁,外包层包覆在两个缠绕簧外,所述刹车线本体包括内层的碳纤维芯线组和外层的树脂层,所述外套管的一端设置在外包层上,另一端沿外包层轴向向外延伸并设置在刹车线本体上,所述刹车线本体的端部设置有环形带,所述树脂层由以下质量比的材料配比而成:环氧树脂25~40%,改性漆酚酞树脂25~40%,钛纳米颗粒5~10%,颜填料10~15%,固化剂10~15%,溶剂15~20%,所述固化剂为胶囊固化剂,胶囊固化剂包括芯材和壁材,所述胶囊固化剂的粒径为10μm,所述芯材为乙烯基二胺,所述壁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颜填料为滑石粉、石墨粉、铝粉和颜料;所述滑石粉、石墨粉、铝粉和颜料的质量比为20:5:3:10;所述颜料为钛白粉、氧化锌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所述溶剂为乙醇和乙酸的一种或两种,所述乙醇和乙酸的质量比为3:1。
本发明一种不易磨损的耐腐蚀刹车线,其碳纤维芯线组由多束碳纤维芯线组成,每一束碳纤维芯中包含1000~200000 根碳纤维,每根碳纤维的直径为5~15 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不易磨损的耐腐蚀刹车线,其内衬管保证两刹车线本体等长,保证刹车时两刹车线本体受力均匀;本发明一种刹车线,其刹车线本体制成碳纤维芯线组及包覆在碳纤维芯线组外的树脂层,制得的刹车线本体成型简单、质量轻、耐化学腐蚀、耐候性好、生产成本低;并且外套管能有效保护刹车线端部接头部分磨损;刹车线本体端部设置有一个环形带,用于刹车线本体与把手的固定,因此刹车线不会与把手脱开,保证了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不易磨损的耐腐蚀刹车线的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刹车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接头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刹车线本体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外包层1,
内衬管2,
缠绕簧3,
刹车线本体4,
碳纤维芯线组4.1,
树脂层4.2,
外套管5,
环形带6。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涉及一种不易磨损的耐腐蚀刹车线,包括外包层1、两个并排平行设置的内衬管2和两个缠绕簧3,两内衬管2的长度相等,所述内衬管2内设置有刹车线本体4,两个缠绕簧3分别缠绕在内衬管2的外壁,外包层1包覆在两个缠绕簧3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恒达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恒达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9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水力轴承的原木剥皮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橡胶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