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梨木虱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8009.6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0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孙素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素一 |
主分类号: | A01N47/06 | 分类号: | A01N47/06;A01P7/04;A01N43/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梨木虱 农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梨木虱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哌虫啶为新型高效、广谱、低毒烟碱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同翅目害虫,对稻飞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化学名称:1-((6-氯吡啶-3-基)甲基)-5-丙氧基-7-甲基-8-硝基-1,2,3,5,6,7-六氢咪唑并[1,2-a]吡啶。分子式:C17H23CIN4O3。分子结构:
螺虫乙酯,是新型特窗酸类杀虫剂。纯品外观为无特殊气味的浅米色粉末;分解温度为235℃;熔点:142℃;蒸气压(25℃):1.5×10-8Pa;溶解度(20℃):水中33.4mg/L(pH6.0-6.3),有机溶剂中(g/L):正己烷中0.055,乙醇中44,甲苯中60,乙酸乙酯中67,丙酮中100-120,二甲基亚砜中200-300,二氯甲烷中〉600;正辛醇/水分配系数(20℃):logPow=2.51(pH7);化学名称:4-(乙氧基 羰基氧基)-8-甲氧基-3-(2,5-二甲苯基)-1-氮杂螺[4,5]-癸-3-烯-2-酮。
螺虫乙酯具有独特的作用特征,是迄今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之一。该化合物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向上向下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从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内叶上,及果树皮上的害虫。这种独特的内吸性能可以保护新生茎、叶和根部,防止害虫的卵和幼虫生长。其另一个特点是持效期长,可提供长达8周的有效防治。
螺虫乙酯高效广谱,可有效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蓟马、木虱、粉蚧、粉虱和介壳虫等
梨木虱是梨树常见危害,比较难防治。在防治过程中多采用单一药剂防治,造成施药次数频繁,农药用量增加,费工费时且防治效果不佳,并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制剂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防治梨木虱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改善原有制剂技术,提高防效。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梨木虱的农药组合物,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
上述所有组分之和为百分之百
所述润湿分散剂可选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钙、烷基苯磺酸钠、C8~C20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
所述防冻剂可选用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尿素中的一种。
所述消泡剂可选用有机硅油、异辛醇中的一种。
所述增稠剂可选用黄原胶、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中的一种。
所述稳定剂可选用环氧氯丙烷、MPD、磷酸三丁酯、磺酸铵盐、磷酸酯、环氧植物油中的一种。
所述PH调节剂可选用柠檬酸、乳酸、冰醋酸、盐酸、磷酸、多聚磷酸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水为自来水或离子水,优选自来水。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哌虫啶和螺虫乙酯原药以及分散湿润剂、抗冻剂、消泡剂、抗微生物剂按照所述的各组分的比例进行高速分散,经砂磨机将混合物料研磨至粒径5um以下,至后混合釜,添加增稠剂、pH值调节剂等搅拌均匀,即可得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用具体实例来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一:
12%哌虫啶·螺虫乙酯的农药组合物,各组分配比按重量计:
其制备过程如下:将哌虫啶和螺虫乙酯原药以及分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部分水按照所述的比例进行高速分散30min,经砂磨机将混合物料研磨至粒径5um以下,至后混合釜,添加乙二醇、柠檬酸、黄原胶等搅拌均匀,即可得成品。
实施例二:
21%哌虫啶·螺虫乙酯的农药组合物,各组分配比按重量计:
其制备过程如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素一,未经孙素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8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