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CPU延迟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69794.0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0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肖振隆;蔡运文;张航其;陈茹涛;蔡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28 | 分类号: | H03K17/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林燕玲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pu 延迟 控制电路 | ||
1.一种双CPU延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稳态延迟电路、一主CPU控制信号输入端、一第一二极管、一第二二极管和一从CPU控制信号输出电路;该单稳态延迟电路设有外部触发信号输入端,其输出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并设置成:单稳态延迟电路输入输出为高电平有效,当外部触发信号输入为低电平时,其输出端为低电平;外部触发信号输入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其输出先为高电平,延迟一定时间后变为低电平;该主CPU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该第一二极管负极和第二二极管负极均连接从CPU控制信号输出电路输入端,该从CPU控制信号输出电路设置成:其输入输出为高电平有效,当输入端为高电平时,输出也为高电平;当输入端为低电平时,输出端也为低电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CPU延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稳态延迟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电源VCC;该电源VCC与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五电阻一端相连;该第一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正极和第一三极管集电极;该第一电容负极连接第二电阻另一端和第三电阻一端;该第三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该第一三极管基极连接第四电阻一端和第六电阻一端;该第四电阻另一端作为所述外部触发信号输入端;该第六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第二三极管集电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正极;该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延迟时间由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阻的数值决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CPU延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三极管相同,均为NPN型三极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CPU延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从CPU控制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三三极管、电源VCC和场效应管,该第八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负极和第二二极管负极,该第八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七电阻一端和第三三极管基极;该第七电阻另一端和第三三极管发射极均接地;该第三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九电阻一端和场效应管的栅极;该第九电阻另一端和场效应管的漏极均连接电源VCC;该场效应管的源极作为从CPU控制信号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CPU延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采用P沟道MOS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97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瓦形磁体的内弧面基准磨床
- 下一篇:一种手机壳自动磨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