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易失性存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27378.4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8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古惟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16/26 | 分类号: | G11C16/26;G11C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珊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易失性存储器 | ||
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一存储器阵列,连接至m条字线、n条源极线与n条位线;一列解码器,连接至该m条字线,用以决定一选定列,且该选定列所连接的n个存储单元都对应地连接至该n条源极线以及该n条位线;一源极线解码器,用以将该n条源极线中的一第x条源极线连接至一源极线电压,且将其他源极线浮接;一行解码器,用以将该n条位线中的一第x条位线连接至一数据线,且将其他位线连接至一参考电压;以及一感测电路,具有该数据线连接于该行解码器,用以决定一选定存储单元的一存储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快速感测(high speed sensing)能力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其示出已知非易失性存储器示意图。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存储器阵列(memory array)、列解码器(row decoder)110、行解码器(column decoder)130以及感测电路140。其中,列解码器110连接至m条字线WL1~WLm;行解码器130连接至n条位线BL1~BLn。
再者,存储器阵列连接至m条字线WL1~WLm、n条位线BL1~BLn以及源极线(sourceline,SL)。存储器阵列包括m×n个存储单元C11~Cmn。而每个存储单元中都包括一浮动栅晶体管(floating gate transistor),且每个存储单元连接至对应的字线(word line)、位线(bit line)与源极线SL。以存储单元C11为例,浮动栅晶体管的控制栅极(control gate)连接至字线WL1、漏极连接至位线BL1、源极连接至源极线SL。
一般来说,存储单元的存储状态由浮动栅晶体管中浮动栅极(floating gate)所存储的载子数量(或电荷量)来决定。当载子(carrier)注入浮动栅极时,存储单元的存储状态为第一存储状态(例如存储状态“0”);反之,没有载子注入浮动栅极时,存储单元的存储状态为第二存储状态(例如存储状态“1”)。
行解码器130中包括n个开关晶体管(switch transistor)My1~Myn。而行解码器130根据行控制信号Y[1:n],产生n个行开关信号Y1~Yn,用以控制n个开关晶体管My1~Myn其中之一为闭路状态(close state),而其他的开关晶体管为开路状态(open state)。
基本上,于读取周期(read cycle)时,列解码器110驱动一条字线以决定一选取列(selected row)的n个存储单元。而行解码器130可以根据行控制信号Y[1:n],由选取列的n个存储单元中再决定一选定存储单元(selected memory cell)。接着,利用感测电路来判断选取存储单元的存储状态。
举例来说,当列解码器110驱动字线WL2时,对应的第二列即为选取列,而选取列中的n个存储单元C21~C2n其中之一将会被决定为选定存储单元。再者,当行开关信号Y1被驱动时,仅有开关晶体管My1为闭路状态,而其他开关晶体管My2~Myn为开路状态。此时,位线BL1连接至数据线DL,其他位线BL2~BLn未连接至数据线DL。因此,存储单元C21即为选定存储单元,使得感测电路140可进一步判断选定存储单元C21的存储状态。
如图1所示,感测电路140包括晶体管Mn1、晶体管Mn2、晶体管Mp1、运算放大器OP1与运算放大器OP2。
晶体管Mp1的源极连接至一第一电压源Vdd(例如3.3V),晶体管Mp1的栅极接收一偏压电压Vbias,晶体管Mp1的漏极连接至节点b。而晶体管Mp1的连接关系即形成一参考电流源(reference current source),用以产生一参考电流Iref至节点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273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