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附电阻膜的高频印制板的多层功率分配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14368.7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9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刚;葛新灵;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P3/18 | 分类号: | H01P3/18;H01P3/08;H05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阻 高频 印制板 多层 功率 分配 网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频印制板的多层功率分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附电阻膜的高频印制板的多层功率分配网络。
背景技术
随着微波毫米波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地面、舰载、机载、星载雷达,用于信号功分和信道合成的功分网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一种主要通过带有金属衬板的平面结构形式实现一个行阵列多路功分,然后层叠组合成多个行阵列的功分网络,必要时可在公共端增加一组列阵的功分网络。在平面结构形式功分网络中,多采用微带功分电路、功分芯片,由微带传输线或电缆连接,组合成平面多路功分网络。这种层叠式行阵功分网络结构,装配复杂、装配互联点多、组装工作量大、通道一致性差、质量可靠性低、体积和重量大、成本高,信号的幅度、相位一致性性能不佳。另一种是把功分网络是利用多层印制板带状线功分器实现,但是隔离电阻是焊接在印制板表面通过通孔与功分器的微带电路连接到一起。这种结构由于要打通孔所以不同层之间的布线布局会互相影响,所以一般只做一层功分网络埋在印制板的其中一层;同时通孔具有电感效应,随着频率的升高功分器的指标降低,可应用频率较低。现有的层叠式行阵功分网络结构,装配复杂、装配互联点多、组装工作量大、通道一致性差、质量可靠性低、体积和重量大、成本高,信号的幅度、相位一致性性能不佳。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附电阻膜的高频印制板的多层功率分配网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附电阻膜的高频印制板的多层功率分配网络,其中,基于附电阻膜的覆铜板的多层功分网络,所述多层功分网络的每一层设置为带状线结构,所述带状线结构的下层介质为芯板,所述带状线结构的上层介质是半固化片;所述多层功分网络上设置阶梯开槽引出信号线,以便于与其它电路互连;利用印制板多层混压工艺,将功分网络与其它电路混压集成。
所述的基于附电阻膜的高频印制板的多层功率分配网络,其中,所述芯板为内埋电阻膜、小损耗角的高频板材;所述半固化片为小损耗角的高频板材;所述芯板及所述半固化片的介电常数相同。
所述的基于附电阻膜的高频印制板的多层功率分配网络,其中,所述多层功分网络的每一层均设置利用局部刻蚀电阻膜层实现功分器的隔离电阻。
所述的基于附电阻膜的高频印制板的多层功率分配网络,其中,所述多层功分网络的每一层之间的信号被带状线的上下地隔开,同时采用带状线共面波导形式实现信号通道的高隔离度。
所述的基于附电阻膜的高频印制板的多层功率分配网络,其中,所述多层功分网络的每一层有相同的物理长度、相同类型数量的传输线拐角以保证各路信号具有较高的幅度、相位一致性。
采用上述方案,不需要衬板、屏蔽腔体,电路尺寸小且重量轻;隔离电阻直接内埋在多层印制板内部不需要打孔,不同层的功分网络互不影响,可以做更多层的功分网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网络与其它电路混压集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附电阻膜的高频印制板的多层功率分配网络,基于附电阻膜的覆铜板的多层功分网络,所述多层功分网络的每一层设置为带状线结构,所述带状线结构的下层介质为芯板,所述带状线结构的上层介质是半固化片;所述多层功分网络上设置阶梯开槽引出信号线,以便于与其它电路互连;利用印制板多层混压工艺,将功分网络与其它电路混压集成。
上述中,所述芯板为内埋电阻膜、小损耗角的高频板材;所述半固化片为小损耗角的高频板材;所述芯板及所述半固化片的介电常数相同。
上述中,所述多层功分网络的每一层均设置利用局部刻蚀电阻膜层实现功分器的隔离电阻。
上述中,所述多层功分网络的每一层之间的信号被带状线的上下地隔开,同时采用带状线共面波导形式实现信号通道的高隔离度。
上述中,所述多层功分网络的每一层有相同的物理长度、相同类型数量的传输线拐角以保证各路信号具有较高的幅度、相位一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43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不易滑动的电子产品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