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川芎嗪的高收率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10247.5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1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林;吕宾;武玉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平光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1/12 | 分类号: | C07D24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川芎 收率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川芎嗪的高收率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川芎嗪为伞形科本属植物川芎的根茎中分离提纯得到的一种生物碱,化学名称为2,3,5,6-四甲基吡嗪,简称四甲基吡嗪。其具有扩张血管、轻度降压、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抑制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等较为良好的药理作用,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现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闭塞性血管疾病,如脑栓塞、冠心病、心绞痛、脉管炎、慢性肺心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川芎嗪为无色针状结晶,分子量为138.20。熔点为80-82℃(显微测定),沸点为190℃,密度为1.080g/cm3。具有特殊异臭,有吸湿性,易升华。易溶于热水、石油醚,溶于氯仿、稀盐酸,微溶于乙醚,不溶于冷水。其结构式为:
目前川芎嗪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生物法,主要以葡萄糖为原料,经由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天然产品;一类为分离提纯法,六十年代,Kosuqe等从枯草杆菌代理产物中分离出川芎嗪,随后又从发酵大豆、可可豆、烟草等中分离出川芎嗪,我国主要是从川芎中分离提纯;另一类为化学合成法,大多以2,3-丁二酮,2,3-丁二胺或者丁酮与亚硝酸乙酯为原料合成。
生物法缺点在于收率低,生产工艺复杂;而分离提纯法的提取过程繁杂,需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且在排放物中残留大量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大,由于川芎嗪熔点低、易挥发的特点,常压蒸馏会随水蒸气馏出,从而使得生产成本高、产率低。化学合成法中也有较多的制备方法,但往往反应时间长、能耗大、收率低,例如专利CN200610054510.2提供了一种川芎嗪的制备方法,以3-羟基-2-丁酮、乙酸铵、乙醇为原料,N2保护,以二氧化锰或氧化铜为氧化剂,后处理通过两次减压蒸馏得到产物,反应时间长、能耗大、收率小于72%。
现需要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工艺简便,节能环保,提高收率。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川芎嗪的高收率制备方法,反应时间大幅缩短,提纯处理更加简便、更加节能环保,而所制备的川芎嗪为类白色的针状晶型,晶型和色泽均优于现有技术,川芎嗪最终收率可达9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川芎嗪的高收率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3-羟基-2-丁酮、乙酸铵、双氧水和水加入反应容器中,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含量为28-33wt%,将反应容器中混合物料的温度升高至80-90℃,保温0.8-1.2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溶液,在升温和保温的过程中保持搅拌;
S2、向S1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8-2.1mol/L氢氧化钠溶液至pH为9-10,然后降温至10-15℃,搅拌10-20min进行析晶,过滤得到滤饼,用水清洗滤饼得到川芎嗪。
优选地,S1中,3-羟基-2-丁酮、乙酸铵和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0.8-1.2:2-3:0.5-0.7。
优选地,S1中,3-羟基-2-丁酮与水的重量体积比(g/ml)为0.7-1.3:1.75-3.25。
优选地,S1中,升温和保温的过程中采用水浴或者油浴方式。
优选地,S1中,冷却至室温过程中降温速度为0.8-1.2℃/min。
优选地,S1中,将3-羟基-2-丁酮、乙酸铵、双氧水和水加入反应容器中,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含量为29-32wt%,3-羟基-2-丁酮、乙酸铵和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0.9-1.1:2.4-2.6:0.6,3-羟基-2-丁酮与水的质量体积比(g/ml)为0.9-1.1:2-3,将反应容器中混合物料水浴加热至82-88℃,水浴保温0.9-1.1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溶液,在水浴升温和水浴保温的过程中保持搅拌,冷却至室温过程中降温速度为0.9-1.1℃/min。
优选地,S1中,将3-羟基-2-丁酮、乙酸铵、双氧水和水加入反应容器中,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含量为30wt%,3-羟基-2-丁酮、乙酸铵和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2.5:0.6,3-羟基-2-丁酮与水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2.5,将反应容器中混合物料水浴加热至85℃,水浴保温1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溶液,在水浴升温和水浴保温的过程中保持搅拌,冷却至室温过程中降温速度为1℃/min。
优选地,S2中清洗滤饼的水与S1中3-羟基-2-丁酮的体积质量比(ml/g)为0.9-1.3:0.7-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平光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平光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02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