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细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6095.8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5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晖;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三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6 | 分类号: | C01B3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1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细 二氧化硅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用甲基硅酸盐作为原料,经过常压干燥技术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SiO2气凝胶是一种以纳米量级粒子相互聚集构成纳米多孔网络结构,并在孔隙中充满气态分散介质的一种高分散固态材料,因其具有纳米多孔结构、低密度、低介电常数、低导热系数、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等特点,在力学、声学、热学、光学等诸方面显示出独特性质,在航天、军事、石油、化工、矿产、通讯、医用、建材、电子、冶金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而巨大的应用价值,被称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充分发挥气凝胶的优异性能,实现原料的低成本化及制备工艺的简单化和低成本化,时期能够大规模生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前 SiO2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超临界干燥和常压干燥两种方式。超临界法制备的 SiO2气凝胶性能较为优异,但设备复杂昂贵、干燥工艺耗能高、危险性大;常压干燥制备 SiO2气凝胶无需大量设备,可操作性强、安全环保,为SiO2气凝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但目前报道的常压制备工艺繁琐,生产制备周期耗时长,并且生产中耗费大量疏水改性剂和置换溶剂,且溶剂回收分离困难,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从而限制了气凝胶的工业化大规模制备和广泛应用。
甲基硅酸盐(甲基硅酸钠和甲基硅酸钾)常作为一类新型刚性建筑防水材料,其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甲基硅酸醇,甲基硅酸醇可进一步脱水交联形成不溶性的疏水网状分子结构,起到防水作用。甲基硅酸盐(甲基硅酸钠和甲基硅酸钾)独特的分子结构,既同时含有疏水基团和可交联缩合基团,符合疏水性SiO2气凝胶制备所必须的材料分子结构特点。
有别于传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低成本的甲基硅酸盐作为气凝胶的原材料,在凝胶形成过程中实现凝胶原位疏水化和低表面能溶剂置换,可解决气凝胶常压制备的高成本、工艺繁琐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微细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的制备方法,具有低成本,步骤简单等优点。
本发明的制备原理为:利用甲基硅酸盐特殊的分子结构,调控催化剂种类和用量来控制反应过程,一方面利用其分子结构中的硅酸盐基团,通过脱水交联缩合形成具有微观纳米结构的凝胶;另一方面,利用其分子结构中原有的疏水性Si-CH3基团,实现凝胶的原位疏水化。同时,在疏水凝胶形成过程中实现低表面能溶剂置换,常压干燥粉碎,得到气凝胶粉体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细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的制备方法:采用甲基硅酸盐为前驱体,分别以无机酸和无机碱作为催化剂,低表面张力溶剂为置换溶剂,按下述步骤依次进行:
(1)将甲基硅酸盐与水在室温下混合均匀,得到甲基硅酸盐溶液,在甲基硅酸盐溶液加入无机酸催化剂,搅拌反应,得到酸性溶胶;
(2)在酸性溶胶中加入低表面张力溶剂,高速搅拌,加入无机碱催化剂,加热反应,待溶液分层并除去水层,得到二氧化硅湿凝胶;
(3)将二氧化硅湿凝胶进行干燥,粉碎,得到二氧化硅气凝胶粉体。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
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甲基硅酸盐为甲基硅酸钠和甲基硅酸钾的至少一种;
其中,市售的甲基硅酸盐原料通常是固体或溶解于水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母液;
在所述步骤(1)的甲基硅酸盐溶液中,水和甲基硅酸盐的质量比为(5~50):1。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
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的无机酸为盐酸、硫酸、硝酸和高氯酸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步骤(1)中,无机酸催化剂与甲基硅酸盐的质量比为(0.1~5):1。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
在步骤(2)中,所述的低表面张力溶剂正庚烷、正己烷和正辛烷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步骤(2)中, 低表面张力溶剂与甲基硅酸盐的质量比为(5~50):1。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
在步骤(2)中,所述的无机碱为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步骤(2)中,无机碱催化剂与甲基硅酸盐的质量比为(0.1~5):1。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
在所述步骤(1)中的搅拌反应中,反应温度为10~50℃,反应时间为0.5h~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三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三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6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