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皮果果汁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93820.6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1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瑞华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皮 果汁 加工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汁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黄皮果果汁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黄皮果,又名:黄弹、黄皮、黄枇、黄弹子、王坛子。拉丁文名: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芸香科、黄皮属植物,果色泽金黄、光洁耀目,根据性味,可分甜、酸两个系统,有些品种甜酸适口、汁液丰富而具香味,是色、香、味俱佳的水果,可与荔枝并称。叶、根皮及果核均供药用。[1]民间谚语云:“饥食荔枝,饱食黄皮”,说明黄皮可帮助消化。黄皮果味甘酸而温、微苦、辛。含丰富的维生素C、糖、有机酸及果胶;果皮和叶含挥发油,叶又含酚类、黄酮甙和氨基酸;黄皮果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叶、果和种子等都可入药,具有消食健胃、理气健脾、行气止痛等功效。黄皮果作为一种优质的水果,其果实除鲜食外,尚可加工成果冻、果酱、蜜饯、果饼及清凉饮料等或盐渍、糖渍。所以,在民间黄皮果素有“果中之宝”之称。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摄取往往超过其本身所需,这就造成了胃部的过于劳累,所以现在有好多人患有各种胃病。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以黄皮果为主原料的助消化的果汁饮品。
发明内容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黄皮果果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黄皮果20‐30份、葡萄10‐20份、甜橙10‐20份、蜂蜜5‐10份。
优选地,一种黄皮果果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黄皮果25份、葡萄15份、甜橙15份、蜂蜜7份。
加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原料选择和清洗:选择新鲜优质的黄皮果、葡萄、甜橙进行清洗、晾干;
2)去皮:将葡萄、甜橙分别放入葡萄去皮机和橙子去皮机中进行去皮;
3)去籽:将步骤2)中脱皮后的甜橙和葡萄与黄皮果一起倒入去籽机中进行去籽;
4)粉碎:将经步骤3)处理过的甜橙、葡萄和黄皮果倒入粉碎机中粉碎至2‐3mm,得粉碎混合物;
5)榨汁:用榨汁机将经步骤4)得到的粉碎混合物进行榨汁,反复两次,得果汁原液;
6)过滤:将步骤5)中产生的原料碎渣加适量的水倒入过滤机中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再倒入超滤机中进行过滤,得果汁汁液;
7)调配:将步骤5)得到的果汁原液和步骤6)得到的果汁汁液混合并加入蜂蜜,然后向混合物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纯净水,搅拌均匀即得果汁;
8)灭菌、包装:封口对其进行超高压消毒、灭菌,所用压力为400‐500MPa,灭菌时间为:20‐30min,等冷却后将其装入饮料瓶中, 贴标签,包装即得产品。
步骤7)中混合液和纯净水的比例为1:3‐4;
步骤8)中饮料瓶的规格为350ml、500ml、1.5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原料全部为纯天然物质,无任何添加剂,其与现有饮料比更加安全、健康,与鲜榨果汁比,口感相当但易于携带、食用方便。
2、本发明采用超高压灭菌方法对果酱进行灭菌,不仅维生素C保存率高,又能更有效杀灭微生物,破坏酶,延长货架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黄皮果果汁的加工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1)原料选择和清洗:选择新鲜优质的黄皮果、葡萄、甜橙进行清洗、晾干;
2)去皮:将葡萄、甜橙分别放入葡萄去皮机和橙子去皮机中进行去皮;
3)去籽:将步骤2)中脱皮后的甜橙和葡萄与黄皮果一起倒入去籽机中进行去籽;
4)粉碎:将经步骤3)处理过的甜橙、葡萄和黄皮果倒入粉碎机中粉碎至2mm,得粉碎混合物;
5)榨汁:用榨汁机将经步骤4)得到的粉碎混合物进行榨汁,反复两次,得果汁原液;
6)过滤:将步骤5)中产生的原料碎渣加适量的水倒入过滤机中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再倒入超滤机中进行过滤,得果汁汁液;
7)调配:将步骤5)得到的果汁原液和步骤6)得到的果汁汁液混合并加入蜂蜜,然后向混合物液中加入其重量3倍的纯净水,搅拌均匀即得果汁;
8)灭菌、包装:封口对其进行超高压消毒、灭菌,所用压力为400MPa,灭菌时间为:20min,等冷却后将其装入饮料瓶中,贴标签,包装即得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瑞华,未经刘瑞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3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