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热加工处理杨梅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1672.3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3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宋洪波;庄雅香;吴枭锜;安凤平;张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04 | 分类号: | A23L2/04;A23L2/70;A23L2/58;A23L3/01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加工 处理 杨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热加工处理杨梅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杨梅自古以来享有“水果玛瑙”的盛誉,广泛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省份,其果实酸甜多汁,营养丰富,所富含的花色苷具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抗肿瘤、保护血管等生理功能。但由于花色苷2-苯基苯并吡喃环上缺电子,使其易受温度、pH值、金属离子、光照、氧化还原物等的影响而发生降解,呈色改变,影响产品感官品质。目前,花色苷降解机理的研究日趋成熟,但抑制杨梅汁花色苷降解的有效方法却鲜有报道。传统的饮料加工工艺,热杀菌导致杨梅中花色苷发生较大程度的热降解,杀菌过程若控制不当还易产生蒸煮味,加工过程添加剂使用不当、氧化抑制不够经常发生,这些都会对杨梅汁产品的色泽、风味、功能性等品质构成不利影响。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041010320.0公开的“一种杨梅清汁的制备方法”,介绍了一种以冷冻杨梅原汁为原料,混合小部分解冻的杨梅浓缩汁,再经壳聚糖澄清处理、调配、均质、脱气、高温瞬时杀菌、灌装、封口、冷却、包装制得杨梅清汁,原汁含量在40%以上,产品在冷冻状态下贮藏、流通,延缓了杨梅汁的褐变,可为常年生产杨梅汁提供原料。但该专利未涉及杨梅汁加工的护色处理,高温瞬时杀菌的热作用也会导致花色苷降解,产品为冷冻状态,必须解冻后再加工利用,在此过程中品质亦会受到破坏。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0810162228.5公开的“一种杨梅汁的生产方法”,将打浆去核后的杨梅浆用果胶酶和淀粉酶进行酶解处理,陶瓷膜过滤,低温浓缩后再用纸板冷除菌,最后进行香精回添,制得杨梅汁。该发明所加工的产品为浓缩杨梅汁,不适合直接饮用;酶解、陶瓷膜过滤等工艺环节加工温度较高、时间较长,易造成花色苷降解和杨梅汁品质的劣化。
其他学术论文也有关于杨梅汁加工技术研究,多为传统工艺或方法的研究,而关于非热加工杨梅汁的综合技术及产品的研究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热加工处理杨梅汁的方法,通过护色、二次递增均质、超高压低温杀菌,有效地保留了杨梅中的花色苷,赋予了杨梅汁产品优良的色泽、风味、口感及内在品质,使其具有与鲜榨果汁相当的综合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热加工处理杨梅汁的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预冷、榨汁与离心、冷却与护色、二次递增均质、真空脱气、灌装与封口、超高压低温杀菌、冷藏。
所述的非热加工处理杨梅汁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预处理:挑选成熟、无霉变、无机械损伤的新鲜杨梅,去除叶子、果梗,洗去泥沙和杂质;
(2)预冷:将洗净的杨梅浸没于食盐水溶液中,浸泡时间为3~8min; (3)榨汁与离心:将杨梅榨汁,然后对杨梅汁进行离心,使杨梅汁澄清;
(4)冷却与护色:将澄清的杨梅汁降温至1~4℃,再将其置于保温罐中,加入护色剂并以30~60r/min的转速搅拌1~3min;
(5)二次递增均质:第一次均质压力为20~30MPa,第二次均质压力为35~45MPa;
(6)真空脱气:采用真空脱气机对杨梅汁进行脱气,真空度为15~26kPa,杨梅汁的温度为1~4℃;
(7)灌装与封口:将脱气处理后的杨梅汁灌装入预杀菌的的塑料袋中,并将塑料袋口热封;
(8)超高压低温杀菌:采用超高压杀菌机对包装的杨梅汁进行超高压杀菌,温度为1~4℃,制得杨梅汁成品;
(9)冷藏:经超高压杀菌后的杨梅汁于1~4℃条件下贮藏。
步骤(2)中所述的食盐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3%、温度为0~4℃。
步骤(3)中所述的离心转速为10000~16000r/min。
步骤(4)中所述的护色剂为柠檬酸和β-环状糊精,柠檬酸在杨梅汁中的浓度为0.10~0.25g/kg,β-环状糊精在杨梅汁中的浓度为0.05~0.20g/kg。
步骤(7)中所述的塑料袋材料为聚酰胺与聚乙烯的复合膜,塑料袋杀菌的方法为:将质量浓度为22%、温度为85℃的双氧水溶液均匀喷洒于塑料袋内表面,以波长为250~270nm紫外线照射,照射剂量不小于300J/m2。
步骤(8)所述的超高压杀菌,压力为600MPa~1200MPa,保压时间为5min~30min。
如上所述的方法制得的杨梅汁,其中花色苷的保留率大于8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1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壳与保护盖板的连接结构和液晶触摸手机
- 下一篇:防火阀的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