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门导管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6493.6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8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梁富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帝伯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B22F5/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46005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门 导管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粉末冶金零部件成型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制造气门导管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气门导管是汽车发动机气门的导向装置,对气门起导向作用,并使气门杆上的热量经气门导管传给气缸。气门导管是一种小圆柱形汽车零配件,通常采用成型模具进行压制,目前气门导管成型模具主要由胎膜及内嵌在该胎膜的胎膜孔内的镶套构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外模具对其外侧表面水冷,由于胎膜与冷却水接触面积有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掉,中部镶套以及胎膜孔两侧镶套容易出现开裂、脱落现象,从而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证良好散热效果的气门导管成型模具,能够防止模具成型作业时出现开裂现象,提高模具使用寿命,节省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门导管成型模具,包括圆柱形胎膜,该胎膜沿轴向开设有胎膜孔,所述胎膜孔内嵌有镶套,所述胎膜外圆柱侧设置有冷却水槽组件,该冷却水槽组件包括周向设置在胎膜上下端的凸出台阶,上下所述凸出台阶之间的胎膜外圆柱侧开设有冷却水槽。
进一步地,上下所述凸出台阶的圆周侧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周向密封槽。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槽为若干个周向环槽。
进一步地,所述胎膜孔的上下端口处开设有导向斜线,该导向斜线主要作用为与其他模具配合时起到导向作用,方便安装对接。
优选地,所述镶套与胎膜孔内壁之间采用热嵌合方式连接。在胎膜内部采用热嵌合的方式镶嵌镶套,避免镶套在成型作业时发生脱落或开裂现象。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在胎膜外圆柱侧开设冷却水槽,增加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以解决成型模具及时散热的问题,提高模具使用寿命,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气门导管成型模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气门导管成型模具的轴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装配图的轴向剖视图,并示出了外模具的结构。
图中:100、胎膜,110、胎膜孔,111、导向斜线,120、镶套,210、凸出台阶,211、周向密封槽,220、冷却水槽,310、模板,320、模具压盖,330、平面板,340、冷却水腔,350、进水口,360、出水口,37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气门导管成型模具包括胎膜100、镶套120和冷却水槽组件,其中胎膜为圆柱形的管状结构,具有轴向开设的胎膜孔110,该胎膜孔内通过热嵌合方式与镶套连接。胎膜优选为SKD61材料,硬度可达到HRC50-55,具有良好的韧性与抗高温疲劳性能,能承受温度聚变,热处理时变形小等优点;镶套优选为≥5mm厚硬质合金KG2材料,硬度可达到HRA90-92,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耐热、耐腐蚀等优点。本实施例中,胎膜孔的脱模锥度为0.012~0.020mm,可防止成型模具受热膨胀而导致的拉模问题产生。为与其他模具配合时起到导向作用方便安装对接,胎膜孔的上下端口处开设有导向斜线111,该导向斜线深度为1.1mm,角度为5°。
所述冷却水槽组件设置在胎膜外圆柱侧上,其包括周向设置在胎膜上下端的凸出台阶210,上下所述凸出台阶之间的胎膜外圆柱侧开设有冷却水槽220,上下凸出台阶的圆周侧开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370的周向密封槽211。
所述冷却水槽220用于增加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冷却水槽可以设计成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周向环槽,或至少一个螺旋形结构水槽,本实施例中,冷却水槽由13个沿胎膜轴向均匀分布的周向环槽构成,单个周向环槽的宽度为6mm,深度为4mm。
如图3所示,用于冷却气门导管成型模具的外模具包括沿轴向依次套设在胎膜上的模板310、模具压盖320和平面板330,其中模具压盖和模板分别与上下凸出台阶卡接,卡接处设置密封圈370,防止冷却水流出。所述模板、模具压盖和胎膜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冷却水腔340,在模板两侧上下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出水口360和进水口350。冷却水从位于模板下端的进水口350进入冷却水腔,充满冷却水腔后从位于模板上端的出水口360排出,由于冷却水槽的存在,胎膜表面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增大,冷却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帝伯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帝伯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6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