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车刀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71544.6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7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茅保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茅保富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4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车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具,特别是一种用于粗加工内、外圆的组合车刀,属于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型卧式车床和立式车床经常加工一些大直径工件,这些工件加工余量多达100多毫米,粗车时,由一把车刀进行切削,切入深度常常在20~30毫米左右。因为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成反比,在切削深度很大时只能选择中、低速切削,所以粗加工内、外圆时加工效率低下,费时费力。因此,极须提供一种切削速度快,加工效率高的粗加工内、外圆刀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粗加工内、外圆的刀具——组合车刀。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组合车刀包括刀夹、车刀和紧固镙钉,其特征是,所述刀夹上加工有3~10条方形孔,呈上下带角度错开分布;方孔内分别装夹3~10把车刀,每把车刀刀刃的延长线指向工件圆心,刃倾角为0度;相邻车刀径向错开2~5mm,轴向错开1~4mm。车刀为普通车刀或机夹式车刀。
本发明加工内、外圆时,多刀同时进行切削,将原来一刀的切削深度分解为3~10个小的切削深度,切削速度可提高50%~200%。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之刀具粗车内、外圆时只能中、低速切削的缺陷,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价格低廉,经济实惠,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且不易被淘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3把车刀组合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3把车刀组合之刀夹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1
图5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10把车刀组合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粗车内孔之组合车刀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刀、2刀夹、3紧固镙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组合车刀包括车刀、刀夹和紧固镙钉(见图1、图2),刀夹上加工有3条方形孔,呈上下带角度错开分布(见图3、图4、图5)。方孔内装夹3把车刀,每把车刀刀刃的延长线指向工件圆心,刃倾角为0度;相邻车刀刀尖距离工件中心相差5mm,即加工半径相差5mm;相邻车刀轴向相差3mm,即第一把车刀切削3mm轴向长度后,第二把车刀再进入切削,切入顺序依次为车刀1、车刀2、车刀3。
该刀具将原切削深度一分为三,切削速度可提高50%以上,加工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实施例二
组合车刀刀夹上加工有10条方形孔,呈上下带角度错开分布。刀夹上装夹10把车刀(见图6、图7),每把车刀刀刃的延长线指向工件圆心,刃倾角为0度;相邻车刀加工半径相差2.5mm,轴向相差2mm,切入顺序依次为车刀1、车刀2、车刀3至车刀10。
在加工超大直径外圆时,可使用该组合车刀,该刀具将原切削深度分解为10个小的切削深度,切削速度可提高200%,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实施例三
图8图9为粗车内孔之组合车刀。刀夹上装夹三把车刀,每把车刀刀刃的延长线指向工件圆心,刃倾角为0度;相邻车刀加工半径相差2mm左右,轴向相差2mm,即第一把车刀切削2mm轴向长度后,第二把车刀再进入切削,切入顺序依次为车刀1、车刀2、车刀3。
该刀具每把车刀的切削深度为一刀切削时的三分之一,切削速度可提高50%以上,且能轻松断屑,切削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粗车内孔之组合车刀刀具数量亦可为三把以上,实际加工内孔时,可根据内孔加工直径、加工深度、刀杆长度选择车刀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茅保富,未经茅保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15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色彩选别机上的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