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小潜艇组合成的核弹发射电磁拼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70967.6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0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鲁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正祥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G8/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北省仙桃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艇 组合 核弹 发射 电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千海分身万海合龙核弹发射电磁拼井,其特征在于在核弹发射前由一千艘微型潜艇闪电合龙成核弹发射电磁拼井(在核弹发射后,由该电磁拼井闪电分身为一千艘微型潜艇,瞬间消失于茫茫大海,隐蔽性极强),这些潜艇在没有拼合时因个头太小稳定性差无法成为稳定发射平台,但一旦拼合成大个头,则成为稳定的核弹发射电磁拼井。本发明为电磁助推(发射井落差深,推程长,推力大)。本发明为点火前冷发射(发射井能千分万合,能反复利用)。本发明为小个头分身艇(超深潜,超静音,难侦测)。本发明突袭性强,隐蔽性强,决战决胜力强,二次核反力强。本发明只需造小潜艇不需造大拼井(造的是小潜艇,得到的却是大拼井)。
现有微型核潜艇只能发射短射程小型战术核弹,不能发射长射程巨型战略核弹;现有长射程大型核潜艇个头太大(且无法分身为小个头潜艇),很容易被敌方侦测。现有战略核潜艇之所以设计成庞大艇身不是因为核弹大,而是因为发射时的冲击力大,必须依靠庞大艇身对抗冲击力,增加稳定性(庞大艇身虽然增加了潜艇稳定性,却严重影响了潜艇机动性,严重影响了潜艇隐蔽性)。现有战略核潜艇之所以设计成庞大艇身不是因为核弹大,而是因为发射火箭箭身长,必须依靠庞大箭身储存更多固体燃料以增加火箭射程(庞大箭身无法分成多个小节段分散隐蔽,更无法由多个小节段拼合成一个长身段,因而既缺乏隐蔽性、机动性、突袭性,也缺乏稳定性)(既然现有新型火箭已普遍采用固体燃料,就天然可以分节存放,瞬间组合)(既然现有新型火箭已普遍采用固体燃料,就天然可以分装存放于多个小潜艇中,再将这些小潜艇进行瞬间组合)。现有微型核潜艇不能组合成超级拼井(即不能将太小发射平台变成超大发射平台,发射吨位及稳定性有限);现有巨型核潜艇不能分散成小型潜艇(即不能在核弹发射后迅速消失于茫茫大海,隐蔽性差)。现有潜艇个头太大,无法在深海潜行,无法以超深潜躲避侦测(无法做到“超深潜,超静音,难侦测”)。现有陆基发射井多为“热发射井”而非“冷发射井”,核弹发射后,“热发射井”大多损坏严重,必须修复后才能重复利用,导致重复发射周期太长(无法象“冷发射井”那样,即使千分万合,也能毫发无损,也能反复利用,重复发射周期极短,不给敌人喘息机会)(在此打一个不是很恰当但是很形象的比喻,“电动车的电动机之所以寿命长,是因为它是烧电的,无高温、无震动、无声音、冷启动”“摩托车的发动机之所以寿命短,是因为它是烧油的,有高温、有震动、有声音、热启动”)。现有冷发射型核潜艇,井深不可能大于艇身(因而井深落差有限,推程有限,推力有限)。现有核潜艇因个头太大,成本太高,不能采用“万艘小艇迷魂阵核战法”(该战法详见后述)(如果在万艘空弹艇之中隐藏有一艘个头相似外形相似的核弹艇,其迷惑性足以让敌人窒息;如果这一艘核弹艇还是超级机动的微型潜艇,其迷惑性足以让敌人抓狂;如果连基层艇员自己都不知道哪一艘是核弹艇,其迷惑性足以让高层指挥员放心)。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点的千海分身万海合龙核弹发射电磁拼井。既然广阔海洋是上帝赐与人类的宝贵财富,那么人类就应该好好利用茫茫大海的海量胸怀与博大精深冰释小小核弹(海释一切核威慑)。本发明不妨将“电磁拼井”当成“电磁炮管”来理解,既然“电磁定子炮管”能为“电磁动子炮弹”加速(加速到电磁炮管的炮口即可),那么“电磁定子拼井”就一定能为“电磁动子导弹”加速(加速到电磁拼井的井口即可)。
本发明的方案是,在核弹发射海域分散隐蔽有一千艘微型潜艇,在核弹发射前,这些微型潜艇能快速聚拢成井阵并闪电合龙成只需昙花一现的核弹发射电磁拼井(在核弹发射后,这些处于拼合状态的微型潜艇能闪电分身为千艘微型潜艇,瞬间消失于茫茫大海,隐蔽性极强),这一千艘微型潜艇个头都很小,但有一艘载有核弹,有999艘为空弹艇(即支撑艇、节井艇、节箭艇、节料艇或点火艇)(艇员最好不知道哪一艘是核弹艇哪一艘是空弹艇,甚至可以不设艇员),无论是核弹艇还是空弹艇在没有拼合时因个头太小稳定性差无法成为稳定的发射平台,但一旦拼合成大个头,则成为稳定的核弹发射电磁拼井,且只需维持瞬间,暴露机会几乎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正祥,未经鲁正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0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式双端面齿轮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地面机器人的变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