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睑黄疣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34822.0 | 申请日: | 2014-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5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孟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钧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K36/90;A61P27/02;A61P17/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朱恒兰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睑黄疣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睑黄疣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睑黄疣是黄疣病的一种,表现为发生于眼睑皮肤的淡黄色柔软的扁平疣状隆起,常对称发生于双侧内眦为其特征。单个或数个黄色小斑点逐渐变大,隆起和融合,呈圆形或椭圆形,可围绕内眦形成马蹄形或不规则形状,但不超出眶周,一般为米粒至蚕豆大小,无自觉症状,发展缓慢,不能自行消退。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但存在着治疗费用较大、病人痛苦较大,且无法根治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对于睑黄疣的治疗具有疗效明显、服药方便、治疗费用低廉,且副作用小,治愈后复发率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睑黄疣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组份的中药原料制成:枇杷核15-40份,桂枝5-20份,赤芍10-30份,丹皮5-20份,桃仁5-20份,茯苓5-20份,泽泻5-20份,蒺藜 5-10份,皂刺5-10份,苦参10-25份,黄精10-20份,土茯苓20-40份,大黄3-8份。
配方优选为:
枇杷核20份,桂枝10份,赤芍20份,丹皮10份,桃仁10份,茯苓10份,泽泻10份,蒺藜 10份,皂刺10份,苦参10份,黄精15份,土茯苓30份,大黄5份。
制备与服用方法:
按重量组份取上述各中药原料,加入6倍水煎煮1.5小时后,药液滤出,在药渣内倒入90%浓度的乙醇,浸泡48个小时,回收乙醇后上清液备用,再将药渣中加入3倍水煎煮1小时后滤除药渣,将两次煎煮的药液以及上清液合并,浓缩成原体积的50%以后即为本发明的中药混合物,灭菌后每150ML每袋独立灌装。
每日早晚服用一袋,连服1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少吃或不吃油腻、辛辣、高盐、油炸的食物。
组成本发明的各中药原料的详细说明如下:
枇杷核:味苦,性平。归肾经。具有化痰止咳,疏肝理气等功效。常用于咳嗽,疝气,水肿,瘰疬等症。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等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等症。本品还具有抗菌、利尿等作用。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症。本品还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耐缺氧、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右心功能和血液流变性等作用、抗肿瘤作用以及保肝等作用。
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等症。本品还具有镇静、催眠、镇痛、降压、抗菌、降低血管通透性以及降血压等作用。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等功效。常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等作用。本品还具有祛瘀血作用、抗炎作用、抗过敏作用以及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及降低血管阻力,对血管壁有直接扩张作用。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常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本品还具有利尿作用、抗菌作用以及降低血糖等作用。
泽泻: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小便,清湿热等功效。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等症。本品还具有利尿作用、降低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胆甾醇,缓和病变的发展等作用、降血糖作用以及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等作用。
蒺藜:味辛、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等功效。常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等症。本品还具有抗衰、强壮、提高机体内源性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质的氧化程度、改善脑循环、保护缺血脑组织、抑癌、利尿、降血糖、调节血脂、调节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抗菌镇痛、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等作用。
皂刺:味辛,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等功效。常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等症。本品还具有抗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等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钧,未经孟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34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空洞性肺结核的配方
- 下一篇: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