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状照明装置以及导光板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9817.6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5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岛冈怜史;川井真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蓓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王培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以及 导光板 制作方法 | ||
1.一种面状照明装置,是包括光源和导光板的面状照明装置,所述导光板具有配置光源的入光面以及与入光面邻接的主面,所述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主面的距与所述入光面邻接的端部规定宽度的区域具备形成为线状的多个光学元件,该多个光学元件的各个具有凹部以及/或者凸部在所述光学元件的长边方向上反复排列的凹凸形状部,
在俯视所述主面时,所述凹凸形状部被配置成邻接的凹部或者凸部彼此一部分相互重叠,
在俯视所述主面时,在所述凹凸形状部包含有将所述光学元件的短边方向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圆弧状地连接而延伸的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凸形状部,在沿着所述光学元件的长边方向的剖面包含有圆弧形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凹凸形状部的凹部以及/或者凸部呈圆顶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的各个平行且朝向从所述入光面分离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的各个形成为:伴随着距所述入光面的距离的增加,所述凹凸形状部的突出量以及/或者凹陷量变小。
6.一种面状照明装置,是包括光源和导光板的面状照明装置,所述导光板具有配置光源的入光面以及与入光面邻接的主面,所述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作为被遮光片材遮盖的非发光区域的死区具备形成为线状的多个光学元件,所述遮光片材覆盖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主面的距与所述入光面邻接的端部规定宽度的区域,该多个光学元件的各个具有凹部以及/或者凸部在所述光学元件的长边方向上反复排列的凹凸形状部,
在俯视所述主面时,所述凹凸形状部被配置成邻接的凹部或者凸部彼此一部分相互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凸形状部,在沿着所述光学元件的长边方向的剖面包含有圆弧形状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所述主面时,在所述凹凸形状部包含有将所述光学元件的短边方向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圆弧状地连接而延伸的棱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凹凸形状部的凹部以及/或者凸部呈圆顶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的各个平行且朝向从所述入光面分离的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的各个形成为:伴随着距所述入光面的距离的增加,所述凹凸形状部的突出量以及/或者凹陷量变小。
12.一种导光板的制作方法,是具有配置光源的入光面以及与入光面邻接的主面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所述导光板在所述主面的距与所述入光面邻接的端部规定宽度的区域具备形成为线状的多个光学元件,该多个光学元件的各个具有凹部以及/或者凸部在所述光学元件的长边方向上反复排列的凹凸形状部,所述导光板的制作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光板的设置所述光学元件的区域,以凹部以及/或者凸部一部分相互重叠的方式来按规定的进给间距进行凹部以及/或者凸部形成作业,并且以在俯视所述主面时,包含有将所述光学元件的短边方向的一端侧与另一端侧圆弧状地连接而延伸的棱线的方式形成多个所述光学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蓓亚株式会社,未经美蓓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98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于减肥的代饮茶及制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外用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