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成型超软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7492.8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8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蓝春霞;刘金明;黄永军;李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兆舜有机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3/05;C08L83/04;C08K9/06;C08K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523233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硅橡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涉及一种加成型超软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在众多的合成橡胶中,硅橡胶是在其中的佼佼者。它具有无味无毒,不怕高温和抵御严寒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耐氧抗老化性、耐光抗老化性以及防霉性、化学稳定性等。由于具有了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得硅橡胶在现代工业中广泛发挥了重要作用。硅橡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建筑及医疗卫生、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加成型硅橡胶相比缩合型硅橡胶在性能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其力学性能更好;固化反应中不产生任何副产物,无小分子释放,不会影响粘结材料及其它元器件;收缩率更低,尺寸稳定性更好;电性能更好也更稳定,固化过程及固化后基本无变化。
专利CN101665623公开了一种双组份加成型自粘硅橡胶,用于灌封电子产品从而进行绝缘保护;专利CN103589164A公开了一种粘接性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其作为粘结剂使用;专利CN103013131A公开了一种高温加成型硫化硅橡胶,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硬度较大。
由此可见,现有的加成型硅橡胶都用于机械领域,其粘结性较强或硬度较大。然而,领域内用于制作硅胶制品的硅橡胶通常对硬度和手感有所要求。比如用于人体硅胶、硅胶胸垫或硅胶娃娃的硅胶多为超软硅橡胶。结合加成型硅橡胶的优点,加成型超软硅橡胶将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加成型超软硅橡胶,其为柔软的有机硅橡胶弹性体。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成型超软硅橡胶,其由A组分和B组分加成制备,所述A组分按照重量份数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
所述B组分按照重量份数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
其中按照A组分和B组分的总重量计,铂的质量分数为1-30ppm;
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0-100。
优选地,本发明加成型超软硅橡胶胺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备:
A组分:
B组分:
其中按照A组分和B组分的总重量计,铂的质量分数为1-30ppm;
A组分与B组分的重量比为100:10-100。
所述乙烯基硅油为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其粘度为300-10000cs,乙烯基含量为0.25-1.3%。
所述疏水化白炭黑为经甲氧基硅氧烷、硅氮烷、六甲基二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处理的沉淀白炭黑,其比表面积为150-200m2/g。
所述稀释剂为粘度在50-1000cs的α,ω二甲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交联剂为甲基含氢硅油和/或苯基含氢硅油,其粘度为10-300cs,含氢量为0.05%-0.7%;优选地,所述含氢硅油为末端含氢硅油,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具有多T型结构,作为硅-氢加成反应的交联剂使用。
所述的抑制剂为甲基丁炔醇、马来酸甲酯、马来酸乙酯、马来酸丙酯、乙 炔基环己醇、乙烯基环体、乙烯基双封头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铂催化剂为铂-乙烯基硅氧烷配合物或氯铂酸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加成型超软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乙烯基硅油、疏水化白炭黑、稀释剂、交联剂和抑制剂按配比加入搅拌釜进行搅拌,制得A组分;
2)将所述乙烯基硅油、疏水化白炭黑、稀释剂、铂催化剂按配比加入搅拌釜进行搅拌,制得B组分;
3)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发生加成反应进行固化,制得所述加成型超软硅橡胶。
其中,在所述步骤1)和步骤2)的搅拌时间为30-40min;
优选地,在步骤3)中,A组分和B组分混合过程中的温度为10-40℃;
优选地,在步骤3)中,A组分和B组分的固化为室温固化或加热固化。温度越高其固化速率越快。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加成型超软硅橡胶在制备硅胶制品中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办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加成型超软硅橡胶粘度低,不带粘性或略带粘性,可用于不要求粘性的硅胶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兆舜有机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兆舜有机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7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母线窄间隙MIG焊接专机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触摸单元、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