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式自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0075.0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1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吕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沃斯家用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02 | 分类号: | A47L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姚垚;张荣彦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移动 装置 | ||
一种吸附式自移动装置,设有机座(100)、行走单元(300)和功能单元,机座底部包括有腔体(110),所述腔体与真空源(400)相连通,在所述腔体的外周围设有用于与吸附表面密封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与吸附表面之间密封后与所述腔体构成真空室,所述密封组件通过弹性伸缩件与所述机座底部相接。本发明通过在密封组件和机座之间设置弹性伸缩件,同时通过裙边结构的设置,以及对摩擦系数较小的柔性材质的选择,在密封环境较差的吸附表面,使裙边直接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提高真空室的密封性,同时不阻碍吸附式自移动装置的行走;本发明结构简单但能够有效吸收多余压力,在正常行走和安全吸附中使吸附力和摩擦力达到平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式自移动装置,属于日用小家电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的日益智能化,以擦窗机器人为代表的吸附式自移动装置越来越得到广泛地使用,因此,如何使擦窗机器人在不同的玻璃上能够安全、正常的工作成为对产品要求的重中之重。图1为现有擦窗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擦窗机器人A主要包括机座100和设置在机座100上的抹布200,在真空源400的作用下,吸附在玻璃表面,并依靠行走单元300及设置在其外部的同步带(图中未示出)完成行走动作。从擦窗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角度来分析,如果擦窗机器人A要想在玻璃表面B上行走,显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擦窗机器人的机舱内保持足够的真空度、流量,才能使机体紧紧吸附在玻璃表面B上;2、包覆在行走单元300外表面的同步带必须要提供足够的动力,即:摩擦力,来克服机体自重、抹布与玻璃摩擦阻力及其他阻力,确保机体在玻璃表面上行走而不掉下来。要想使机体在玻璃表面上行走并能减少其摩擦阻力,可以通过尽量使用摩擦系数小的抹布材料与玻璃表面接触,还可以通过降低抹布与玻璃表面压力来实现。如图1所示,要想使擦窗机器人A的机体紧紧吸附在玻璃表面B上,必须保持足够的真空度,但随着真空度加大,又会造成抹布200与玻璃表面B之间的摩擦力增加,阻碍机器人的移动;如果真空度过小,虽然能减少抹布200与玻璃表面B之间的摩擦力,但又会造成吸力不够,导致机体容易跌落,影响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附式自移动装置,通过在密封组件和机座之间设置弹性伸缩件,保证在真空度加大时密封组件受到吸附表面的支持力的增量小于行走单元受到吸附表面支持力的增量;同时通过裙边结构的设置,以及对摩擦系数较小的柔性材质的选择,在密封环境较差的吸附表面,使裙边直接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提高真空室的密封性,同时不阻碍吸附式自移动装置的行走;本发明结构简单但能够有效吸收多余压力,在正常行走和安全吸附中使吸附力和摩擦力达到平衡。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吸附式自移动装置,设有机座、行走单元和功能单元,机座底部包括有腔体,所述腔体与真空源相连通,在所述腔体的外周围设有用于与吸附表面密封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与吸附表面之间密封后与所述腔体构成真空室,所述密封组件通过弹性伸缩件与所述机座底部相接。
为了便于吸附式自移动装置的行走,所述行走单元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内部。
另外,所述弹性伸缩件位于所述真空室内部。
如果所述吸附式自移动装置为擦玻璃机器人,则所述功能单元为抹布,所述密封组件通过抹布与吸附表面密封。
针对密封环境较差的吸附表面,所述密封组件朝真空室的外部延伸形成裙边,所述裙边朝向吸附表面的一侧与吸附表面密封,背离吸附表面的一侧暴露在大气中。
在所述裙边直接与吸附表面贴附密封时,所述裙边采用摩擦系数较小的柔性材质。
除此之外,所述裙边还可以通过抹布与吸附表面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沃斯家用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科沃斯家用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0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