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型热电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41676.7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2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娟;石佳;杨春信;李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颖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热电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组合型热电转换装置,属飞行器热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马赫数高,飞行器表面会因气动加热效应产生高温[1]。关于气动热热电转换技术未见报道,其它领域的热电转换技术可分为两大类:直接转换类和热力循环类。直接转换类技术可以实现热能到电能的直接转换,主要有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2]、碱金属热电转换技术[3-4]和磁流体发电技术[5];循环类热电转换技术通过热力循环先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再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主要有朗肯循环[6-7]、布雷顿循环[8]和斯特林循环[9]。
但每种热电转换技术均存在自身弊端: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但热电转换效率较低(一般低于10%);碱金属热电技术中核心装置BASE材料的性能衰退严重、稳定性差,应用尚不成熟;磁流体技术需要庞大的超导磁体,不适宜应用于飞行器;朗肯循环技术比较成熟,但主要适用于温度较低的环境(300℃以下);布雷顿循环与斯特林循环系统部件较为复杂。
参考文献
[1]张纯学,晗旭.可负担的远程精确打击高超声速导弹[J].飞航导弹.2006(12).6
[2]D.M.Rowe,M.Sc.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J].Electrical Engineers,1978,V125(11):1113–1136
[3]张来福,李斌.碱金属热电转化器实用化的两个关键问题[J].能源技术,2004,6(25)
[4]张来福,倪秋芽,童建中.碱金属热电转化器(AMTEC)的电极极化过程分析.太阳能学报.第26卷第6期.2005.12
[5]孔庆毅,李淑英,李晓明.浅析磁流体发电技术[J].东北电力技术.2009.9
[6]Tuo,H.F.,Energy and exergy-based working fluid selection for organic Rankine cycle recovering waste heat from high 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 cell and gas turbine hybrid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37(14)(2013):1831-1841.
[7]Tuo,H.F.,Thermal-Economic Analysis of a Transcritical Rankine Power Cycle with Reheat Enhancement for a Low-Grade Heat Sour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37(8)(2013):857-867.
[8]Bao Wen,Qin Jiang,Yu Daren Integrated Thermal Management Method of Energy Based On Closed Brayton Cycle for Scramjet.AIAA2006-4685
[9]李海伟,石林锁,李亚奇.斯特林发动机的发展与应用.能源技术.Vol.31 No.42010.8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组合型热电转换装置,适用于飞行器特殊的应用环境,有效解决了单一热电转换技术的弊端。装置回收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气动热能,将其转化为电能,在降低飞行器表面温度、起到热防护作用的同时,为飞行器电源系统提供一部分电能。
一种组合型热电转换装置,包括蒙皮换热器、温差发电模块、蒸发器、供给泵、涡轮、发电机、冷凝器。
蒙皮换热器从高温壁面获取热量,将热量传递给温差发电模块,温差发电模块贴合于蒙皮换热器与蒸发器之间,蒙皮换热器作为温差发电模块的高温端,蒸发器作为温差发电模块的低温端,温差发电模块输出电能,涡轮、供给泵、发电机同轴安装,蒸发器对工质进行加热,得到高温高压工质,工质冲击涡轮运转,涡轮运转带动发电机工作输出电能,并且带动供给泵对降温后工质进行加压,涡轮排出工质通过冷凝器降温与供给泵加压,输送到蒸发器中继续新一轮循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1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驱动旋转机械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发电储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