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辣椒红色素油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1244.6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5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子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子童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辣椒 红色素 油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具体来说涉及辣椒红色素油膏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红辣椒是一种常见的农产品,其中含有辣椒碱(辣味素)、天然红色素等。低度辣味素作为调味品,高度辣味素具有镇痛、消炎、杀菌作用;辣椒红色素是天然的红色素,可用于医药或高级化妆品行业,无任何毒副作用。目前,从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油膏的方法主要有:正己烷提取法(CN1082570A);乙醇溶剂提取法(CN1053803A)等,由于选用辣椒原料或使用溶剂的不同,提取的混合物成分和数量也不相同,所得到的辣椒粕要么含水量大、要么辣椒粕变黑、要么辣红色素提取不完全,收率较低,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辣椒红色素油膏的提取方法,用二甲醚作为溶剂萃取辣椒,提高辣椒红色素油膏收率,使辣椒粕渣残大大降低,降低成本。
一种提取辣椒红色素油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辣椒颗粒料:将无霉变的干红辣椒粉碎成20~60目φ2~6mm的粉末后造成的颗粒料,投入到提取容器中;
(2)提取:以二甲醚为溶剂对颗粒料进行提取,颗粒料与溶剂的重量比为1∶0.8~6,提取温度为10~45℃,提取时间为10~60min;提取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对分离的固相按上述提取工艺条件重复提取2~8次,经提取后的固相即为辣椒粕;
(3)回收溶剂:对(2)分离的液相进行过滤或沉降,去除其中的细小杂质,减压分离为气相和浓缩物,将气相压缩液化回收溶剂;
(4)分离产品:将(3)分离的浓缩物控制温度在20~50℃,表压小于-0.085Mpa的条件下,脱除水分及挥发物,得到辣椒红色素油膏。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提取辣椒红色素油膏,不受原料品种限制,能充分利用原料资源,提取率高,渣残低,辣椒粕的色泽浅,不仅适合低辣味度的辣椒,更适合高辣味度的辣椒,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说明实现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和实现方式:
(一)、工艺流程
步骤1、制备辣椒颗粒料:用机器将无霉变的干红辣椒粉碎成20~60目φ2~6mm的粉末后造成的颗粒;
步骤2、提取:将根据步骤1制备的辣椒颗粒料,经称量投入到萃取容器中,以二甲醚为溶剂,对辣椒颗粒料进行萃取,其中,颗粒料与溶剂的重量比为1∶0.8~6,提取温度为10~45℃,提取时间为10~60min;提取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对分离的固相按上述工艺条件重复提取1~10次,经提取后的固相即为辣椒粕;
步骤3、回收溶剂:对从步骤2分离的液相进行过滤或沉降,去除其中的细小杂质,减压分离为气相和浓缩物,将气相压缩液化回收溶剂;
步骤4、分离产品:对从步骤3分离的浓缩物,控制温度在20~50℃,将浓缩物在表压小于-0.085Mpa的条件下脱除水分及挥发物,就得到了辣椒红色素油膏。
所述操作过程均是在完全封闭的工艺条件下完成的。
(二)、实现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
实施例1:取根据上述工艺流程中步骤1制备的辣椒颗粒料100kg,置于萃取容器中,加入80kg二甲醚,提取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对分离的固相按上述工艺条件重复提取2~8次,经多次提取后的固相即为辣椒粕;对液相进行过滤或沉降,去除其中的细小杂质,减压分离为气相和浓缩物,将气相压缩液化回收溶剂;
将浓缩物控制温度在20~50℃,表压小于-0.085Mpa的条件下脱除水分及挥发物,就得到了辣椒红色素油膏。
实施例2:取根据上述工艺流程中步骤1制备的辣椒颗粒料100kg,置于萃取容器中,加入600kg二甲醚,提取温度为10℃,提取时间为10min;提取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对分离的固相按上述工艺条件重复提取2次,经提取后的固相即为辣椒粕;对液相进行过滤或沉降,去除其中的细小杂质,减压分离为气相和浓缩物,将气相压缩液化回收溶剂;将浓缩物控制温度在20~50℃,表压小于-0.085MPa的条件下脱除水分及挥发物,就得到了辣椒红色素油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子童,未经周子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12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的视角闪色多层效果颜料
- 下一篇:一种吩噻嗪类染料敏化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