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换热器前中置废锅组合型氨/醇塔内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6776.0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8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沈义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昆仲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4 | 分类号: | B01J8/04;F22B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212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前中置废锅 组合 醇塔内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反应的合成塔,具体涉及一种无换热器前中置废锅组合型氨/醇塔内件。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使用的氨/醇塔内件型式多种多样,结构复杂。有冷管型、冷管加冷激型、冷激型、层间换热型、轴向、轴径向、全径向等,不管何种型的,其目的就是移走合成反应热,使反应能不断进行下去,只是采取的方法有所不同。多种结构方式虽然达到了移热的目的,但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冷管效应,氨浓度降低、氨净值低、结构复杂,副产蒸汽品位不高等。
发明人此前提出了一种前中置废锅组合节能型氨/醇合成塔内ZL2013208185539,利用三个单元内件与前中置废锅形成的回路,使气体经绝热温升后引出塔外进废锅副产高品位蒸气,降温后再进另一单元内件进行反应,通过提高反应热的利用率节约了氨/醇合成的能耗,但再第三单元内件中仍然需要安装换热器,而且换热器占用塔内有限的空间。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效率高、能耗低的前中置废锅组合型氨/醇塔内件。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无换热器前中置废锅组合型氨/醇塔内件,包括塔体、前置废锅和中置废锅,所述塔体内安装有首尾搭接的第一单元内件、第二单元内件和第三单元内件,所述第一单元内件内安装有第一气体分布器和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二单元内件内安装有第二气体分布器和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三单元内件内安装有第三气体分布器和第三出气管;还包括塔前预热器与蒸汽过热器,所述塔前预热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气体分布器,所述第三出气管连接到塔前预热器,所述前置废锅和中置废锅的蒸汽输出端连接到蒸汽过热器;所述前置废锅连接于第一出气管和第二气体分布器之间,所述第二出气管依次连接蒸汽过热器和中置废锅,所述中置废锅连接到第三气体分布器。
作为优选,所述塔体顶部侧壁具有进气口,塔体底部具有副线口,所述进气口通过塔内环隙连通到副线口,所述副线口连接到塔前预热器的输入端。
作为优选,为了使塔内环隙均匀,且便于塔内件的安装,所述第一单元内件、第二单元内件和第三单元内件的直径相同,第一单元内件的底部的凸起与其下方第二单元内件的顶部凸缘相配合,第二单元内件的底部的凸起与其下方第三单元内件的顶部凸缘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单元内件底部安装有第一篦板,所述第一出气管位于所述第一篦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出气管安装有测温装置,所述第一气体分布器的进气管上装有测温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单元内件底部安装有第二篦板,所述第二出气管穿设于所述第二篦板上,所述第二出气管安装有测温装置,所述第二气体分布器的进气管上装有测温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单元内件底部安装有第三篦板,所述第三出气管位于所述第三篦板下方,所述第三出气管安装有测温装置,所述第三气体分布器的进气管上装有测温装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塔内件结构通过三个单元内件进行反应,将原一单元内件中的换热器和现塔前预热器合二而一,在塔外移走反应热,相比现有的氨/醇合成塔内件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产高品位蒸汽并可发电,节省更多氨能耗。而现内件只能产一般用途蒸汽;
2、反应产出的氨/醇净值比现有内件高出4-5%;
3、氨/醇产量比现有塔内件高25-30%;
4、在同等产量下,合成压力、系统阻力均有下降,从而节省压缩机、循环机、冰机电耗,加上发电,合计可降低吨氨电耗80-100kwh;
5、因内件为空筒,原有塔内换热器的位置用于装填催化剂,使触媒装填量可增加10%。
除了上面所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外,本发明的无换热器前中置废锅组合型氨/醇塔内件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单元内件,2第二单元内件,3第三单元内件,4塔体,5前置废锅,6中置废锅,1-1第一气体分布器,1-2第一出气管,2-1第二气体分布器,2-2第二出气管,3-1第三气体分布器,3-2第三出气管,4-1进气口,4-2副线口,7塔前预热器,8蒸汽过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昆仲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昆仲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6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纳米凝胶粒子及其可控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高压釜加热夹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