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氚镀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2700.0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0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朱生发;吴艳萍;刘天伟;唐凯;魏强;肖红;蒋驰;饶永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C23C14/35;C23C14/08;C23C14/06;C23C14/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吴彦峰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能与材料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阻氚镀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威胁的进一步加深,以及现有能源系统存在的固有缺陷,人们越来越关注绿色能源系统,而核能(尤其是以氘、氚为燃料的聚变堆和混合堆)有望成为替代常规能源的绿色能源系统。氚具有放射性,氚渗透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很大伤害,同时造成环境或装置放射性污染,并导致结构材料的氢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以氚为原料的核能的应用。
阻氚镀层是为了在不损害基体材料性能的前提下,在基体材料表面制备一层氚扩散系数低的防氚渗透层,以达到减少乃至阻止氚渗透的目的。氚以间隙原子的形式进行扩散渗透,几乎能够通过所有的金属,具有很高的渗透能力,而氚在陶瓷材料中以类似分子的方式进行扩散,具有较低的渗透能力。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构材料表面涂覆陶瓷镀层是防氚渗透的经济而实用的方法。目前,比较常用的防氚渗透镀层材料包括以下几类:(1)氧化物镀层,主要包括SiO2、Al2O3、Cr2O3、Y2O3、Zr2O3镀层;(2)硅化物镀层,主要包括SiN镀层、SiC镀层;(3)钛基陶瓷镀层,主要包括TiN和TiC;(4)复合镀层,主要有TiN+TiC+TiN、TiN+TiC+SiO2、SiO2+Cr2O3和SiC+Al2O3等复合膜。
然而,目前研究的这些镀层的氚渗透降低系数(PRF)都远小于理论值,阻氚效果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具有较高PRF的阻氚镀层,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研究的阻氚镀层的氚渗透降低系数(PRF)都远小于理论值,阻氚效果较差的的问题,提供一种阻氚镀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人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现有阻氚镀层的PRF小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在于,现有方法制备的阻氚镀层薄膜中存在孔隙和裂纹。本发明采用Er2O3和SiC两种镀层复合,形成含有多层镀层的阻氚镀层,且该阻氚镀层同时引入了C-、O-、Si-等氢捕获键,能够有效改善基体的阻氚性能;同时本发明在Er2O3和SiC镀层之间形成界面,降低了阻氚镀层贯穿性的空洞和缺陷的出现几率,提高了镀层整体的致密度,减少氚渗透通道;Er2O3和SiC镀层之间形成的界面,也作为一种氢陷阱,能有效改善镀层的阻氚性能。本发明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阻氚效果,其为核能领域提供了一种减少乃至阻止氚渗透的新材料、新途径,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还在基体上设置过渡层,通过过渡层能够提高多层膜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改善基体与多层膜的界面匹配,提高两者的结合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氚镀层,包括基体、设置在基体上的多层膜,所述多层膜由Er2O3镀层、SiC镀层交替沉积而成,单层的Er2O3镀层的厚度为10~150nm,单层的SiC镀层的厚度为10~150nm,所述多层膜的厚度为0.1μm~5μm,所述多层膜中的最底层为Er2O3镀层,所述多层膜通过最底层的Er2O3镀层沉积在基体上。
所述Er2O3镀层的层数与SiC镀层的层数之和至少为3层。
所述Er2O3镀层以陶瓷Er2O3为磁控靶,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沉积而成;所述SiC镀层以陶瓷SiC为磁控靶,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沉积而成。
还包括沉积在基体上的Er镀层,所述多层膜通过Er2O3镀层沉积在Er镀层上,所述多层膜中最底层的Er2O3镀层通过Er镀层与基体相连。
所述Er镀层以金属Er为磁控靶,采用磁控溅射沉积而成。
前述阻氚镀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未经四川材料与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27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