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30629.2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1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段晶晶;王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晶晶 |
主分类号: | C07F1/08 | 分类号: | C07F1/08;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赵瑾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螺旋 结构 配位聚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功能型配位聚合物由于其结构的多样性和优异的功能特性己经成为材料科学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沿方向之一。配位聚合物通常是指金属离子中心和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而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骨架化合物,其中包括一维(1D)、二维(2D)或三维(3D)结构。它既不同于简单配合物也不同于一般的无机化合物或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可以包含多种多样的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因此具有种类的多样性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的研究跨越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配位化学、材料化学等多个学科和门类,并在催化,非线性光学,磁学和光学等方面表现出极好的应用前景。
1,3-二-4'-(3',5'-二甲基)-吡唑(又称为间苯吡唑)配体很少被用来合成金属有机配合物,但是该配体是由于其苯环连接的两个吡唑环带有一定的扭角,具有一定的柔性,且吡唑环既有氢键的受体原子(N),又有氢键给体基团(N-H),配位点多且体系内容易形成氢键网络。另外,吡唑类配体既可以作中性配体,又可以去掉质子,作阴离子配体,为结构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间苯吡唑为配体的具有螺旋结构的配位聚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C16H18N4CuI,所述具有螺旋结构的配位聚合物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9.4979(9) ?,b=8.4846(4) ?,c=21.8343(11) ?,α=γ= 90o,β=109.524(5) o, V=3404.4(3) ?3。
进一步的,铜原子采用三配位模式,分别与两个间苯吡唑中的N原子配位,Cu-N的键长为1.923(3)?,与一个I原子配位,Cu-I的键长为2.8313(8)?。
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将间苯吡唑和CuI加入至乙腈和水的混合溶剂当中,在室温下搅拌形成混合液,然后缓慢升温至溶剂热条件下反应,反应后降至室温得到所述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配位聚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溶剂热的反应温度为120~150℃。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的反应时间为24~60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的升温为2℃/小时~5℃/小时升至反应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间苯吡唑和CuI的摩尔比为0.4~0.6:1~1.2。
进一步的,所述间苯吡唑和CuI的摩尔比优选为0.5:1。
进一步的,乙腈和水的体积比为2~4:1。
进一步的,乙腈和水的体积比优选为3:1。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配位聚合物易于制备,合成出来的材料缺陷少,结晶度高,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16H18N4CuI以金属中心Cu的配位环境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16H18N4CuI螺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16H18N4CuI的荧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所用的间苯吡唑按照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2005年25期9471~9488页上描述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晶晶,未经段晶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0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