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323262.1 | 申请日: | 2014-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6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荣;刘冬;李苑;庞靖;庞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瀚康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65/04 | 分类号: | C07C265/04;C07C263/10;C07C233/20;C07C23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扬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丙烯酸 氰酸 基乙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主要应用于各种电子原件领域,可作为各种新型材料的粘结剂。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的结构式如下:
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醇酯主要用于树脂及涂料的改性,是丙烯酸橡胶的交联单体。
目前,制备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以甲基丙烯酸为原料,先与光气反应制得3-氯-2-甲基丙酰氯,然后依次与乙醇胺盐酸盐、光气反应得到3-氯-2-甲基丙酸(2-异氰酸乙酯基)酯,最后经三乙胺催化消除反应制得甲基丙烯酸乙酯异氰酸酯,最后一步收率为70%。然而该方法也使用了剧毒的光气,并且中间体需分离,导致操作过程较繁琐,不利用工业化生产。
制备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采用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乙醇胺和氯甲酸乙酯先行反应生成乙醇胺基甲酸乙酯,再和甲基丙烯酰氯在80℃~100℃温度下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胺基甲酸乙酯,再使用五氯化磷、三氯氧磷等方式生成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该步骤比较繁琐,收率不高,原料很多,生产成本较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路线简单、收率更高、成本更低、并且更安全的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在带搅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乙醇胺、甲基丙烯酸和有机溶剂,在温度为50~80℃,滴加氯化亚砜进行反应,直至反应结束,生成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醇酯与甲基丙烯酰(2-羟基)乙胺盐酸盐两种产物,再加入蒸馏水搅拌分层,得到的水层浓缩烘干得到甲基丙烯酰(2-羟基)乙胺盐酸盐,并对有机相干燥浓缩后获得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醇酯;(二)在反应器中加入有机溶剂和固体光气、及催化剂,加入步骤(一)生成的甲基丙烯酰(2-羟基)乙胺盐酸盐,反应过程中升温至80~100℃,直到反应结束,其中固体光气用量与甲基丙烯酰(2-羟基)乙胺盐酸盐的摩尔比为(1/3~3)∶1,反应结束后得到含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的混合物,再减压蒸馏,收集馏分即为所需的产品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步骤(一)、(二)中所述有机溶剂均选自甲苯、苯、二甲苯、氯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氯化碳、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选自吡啶、三乙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前述的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中(一)中乙醇胺与甲基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1;乙醇胺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1~3)。
进一步的,前述的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中(一)中乙醇胺与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1~10)。
进一步的,前述的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二)中固体光气用量与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1~3)。有机溶剂的选择可以与步骤(一)中的有机溶剂相同或者不同。
进一步的,前述的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二)中固体光气用量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01~0.01)。
进一步的,前述的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一)、步骤(二)中产生的尾气分别通过碱液吸收。
进一步的,前述的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二)中减压蒸馏的过程为:在压力为10mmHg下减压蒸馏,收集70~80℃馏分。
进一步的,前述的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一)中氯化亚砜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2~4小时。
进一步的,前述的甲基丙烯酸异氰酸基乙酯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二)中的反应时间为2~4小时。
本发明中,所述乙醇胺的结构式为:所述甲基丙烯酸的结构式为:第一步反应结束后得到如下结构式的反应物为:同时产生的副产物为:第二步所述的固体光气的结构式为:反应结束后得到如下结构式的反应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瀚康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瀚康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32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13-顺维甲酸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甲磺酸瑞波西汀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