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17253.1 申请日: 2014-07-06
公开(公告)号: CN104042855A 公开(公告)日: 2014-09-17
发明(设计)人: 党学德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96 分类号: A61K36/896;A61P19/08;A61P29/00;A61P19/02
代理公司: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代理人: 谭文琰
地址: 711400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骨刺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骨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刺即骨质增生的俗称,又称骨疣,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小,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是活动量较大的颈、腰、膝关节、足跟、损伤的关节软骨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就很难修复,这时在关节软骨的周围血液循环比较旺盛,就会出现代偿性软骨增长,此即为骨质增生的前身。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被钙化,这就是骨质增生。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一般长骨刺就表示此人的脊椎进入老化阶段。

骨刺并非老人家的专利,由于工作型态改变,许多人必须久坐、久站,若是加上姿势不正确,很容易年纪轻轻就发生软骨老化现象,而诱发骨刺的发生。骨刺大多发生在颈椎和腰椎,手腕、关节、足跟处也可发生。骨刺会引起坐骨神经痛、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退化性关节炎,严重时可导致人不能行走及活动,严重影响了人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如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镇痛的药;麻木时,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但实践证明这些治疗方法均不理想且治标不治本,病情易复发。另外紫外线疗法、按摩、牵引、针灸、推拿、只是临时消除局部的水肿和炎症,对骨刺治疗紧起辅助作用。

中医认为骨刺是经络阻塞气滞血瘀、风寒湿邪所致。寒邪凝滞收引,湿邪粘聚不化,致腰腿等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或跌仆外伤,损伤经脉气血,或因久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络气血阻滞不通而致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有特效的治疗骨刺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以鹿药为君药,徐长卿和秦艽为臣药,草菝葜、铁棒锤、木防己和独活为佐药,甘草为使药,诸药合用,重在活血通络、祛风止痛,对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有特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骨刺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鹿药80—120份,草菝葜100—140份,徐长卿140—180份,木防己90—120份,独活45—65份,秦艽45—65份,铁棒锤5—15份,甘草45—65份。

上述的一种治疗骨刺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鹿药90—110份,草菝葜110—130份,徐长卿150—170份,木防己100—110份,独活50—60份,秦艽50—60份,铁棒锤8—12份,甘草50—60份。

上述的一种治疗骨刺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鹿药100份,草菝葜120份,徐长卿159.75份,木防己106.5份,独活53.25份,秦艽53.25份,铁棒锤10份,甘草53.25份。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将鹿药、徐长卿、铁棒锤和独活粉碎成细粉;

步骤二、将秦艽、草菝葜、木防己和甘草混合后加水煎煮提取两次,第一次加水量为秦艽、草菝葜、木防己和甘草总质量的8倍,煎煮时间为2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秦艽、草菝葜、木防己和甘草总质量的5倍,煎煮时间为2小时,每次煎煮之前用盐酸将待煎煮药液的pH值调节3~4,滤过后合并滤液,浓缩至50℃测得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

步骤三、向步骤二中所述稠膏中加入步骤一中粉碎成细粉的鹿药、徐长卿、铁棒锤和独活,混匀后按常规方法制成片剂、胶囊剂或丸剂。

所述重量份可以为克、两、斤、公斤、吨等重量计量单位。

鹿药:性味“甘苦温,无毒”,微辛温,归肝脾,肾经,补气血,壮筋骨,祛风湿,止痹痛,用于治疗劳伤、偏正头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无名肿痛。

草菝葜:甘、微苦、涩,平。归肝、肾经。利湿去浊,祛风除痹,解毒散瘀。

徐长卿:辛,温。归肝、胃经。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伤痛,风疹、湿疹。

木防己: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水肿,小便淋痛,闭经,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湿疹,毒蛇咬伤。

独活: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秦艽:辛,苦,平。归胃、肝、胆经。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7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