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牵引系统的牵引回转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9959.3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8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柳惠君;曹国华;顾小棚;韩刚;刘卫国;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08 | 分类号: | B66D3/08;G01M7/08;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 系统 回转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汽车碰撞系统的结构,尤其是一种牵引滑轮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安全备受关注,车辆被动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车辆开发过程中需要对车辆安全综合性能进行一系列安全试验测试。根据法规可将试验分为整车试验和零部件试验,整车碰撞试验根据碰撞形态可分为: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角度碰撞。在浙江省汽车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整车碰撞系统中,牵引系统通过牵引驱动单元带动牵引钢缆拖挂测试车辆完成整车碰撞试验,在牵引系统中,牵引钢缆通过牵引滑轮系统贯穿于整个牵引碰撞系统中,牵引滑轮系统包括两个部分,牵引回转单元和牵引导向单元,其中牵引回转单元位于牵引轨道的末端,远离牵引驱动装置,安装时与牵引跑道相平。牵引回转单元使牵引钢缆通过一个180°转向逆转行程装置后导向循环牵引钢缆,最终改变了牵引钢缆的方向,使牵引按照相反方向回转至牵引驱动装置端。在现有的牵引回转单元中,牵引钢缆的输入和输出位于同一水平位置,这样使轨道的宽度相应增加,增加了牵引装置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回转单元,该牵引回转单元不仅能够有效实现牵引钢缆的方向的改变,并且牵引回转单元使牵引钢缆在回转后与输入时的牵引钢缆成上下分布,有效的改善了牵引轨道宽度问题,有利于后续系统对于牵引速度的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牵引系统的牵引回转单元,用于牵引钢缆的改向,包括回转外框架结构,设置于所述回转外框架结构中依次排开的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以及回转导向轮模块,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平行于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回转导向轮模块倾斜设置,回转导向轮模块包括支撑结构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中的第三导向轮。
所述回转外框架结构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下边框的中间段中空设置,下边框的左右两段处分别设置第一底板以及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以及第二底板上分别设置多个地基安装孔,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回转导向轮模块固定于矩形框架的中间段位置。
支撑结构包括沿矩形框架宽度方向设置的两连接件以及沿矩形框架长度方向设置的位于所述两连接件上下两侧的两连接板,所述两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矩形框架上,所述两连接板之间的间距具有高度差,所述第三导向轮安装于所述两连接板之间。
所述两连接件上分别设置开口以供牵引钢缆的输入和输出。
所述两连接件与所述矩形框架之间经由螺栓连接,且所述矩形框架的上边框沿长度方向设置多个螺栓安装孔以使得回转导向轮模块沿长度方向来回移动。
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分别经由固定单元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第三导向轮经由固定单元固定于两连接板之间,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圆台及从所述圆台延伸出来的转轴,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以及第三导向轮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第一底板上在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的旁边分别设有一防跳绳结构,所述防跳绳结构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圆柱结构,所述圆柱结构靠近所述第一导向轮或所述第二导向轮的边缘。
所述圆柱结构外部为塑料结构,内部为螺柱,所述圆柱结构经由螺柱安装在第一底板上。
所述的牵引回转单元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矩形框架上边框经螺栓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示的一种牵引回转单元,牵引钢缆按照图1所示方向贯穿于整个结构中,完成牵引钢缆的回转,进入回转导向轮模块牵引钢缆通过连接件上部的开口进入第三导向轮,经过第三导向轮后改变方向后通过连接件下部的开口输出,由于两连接板之间具有高度差,故第三导向轮的左右两侧也具体高度差,当牵引钢缆经过第三导向轮输出时,牵引钢缆的左侧与右侧出现高度差,从而与输入的牵引钢缆成上下结构,可以有效的通过增加牵引轨道的高度而减小牵引轨道的宽度。
回转导向轮模块与回转外框架结构之间经由螺栓连接,且回转外框架结构的上边框在长度方向设置了多组螺孔,使得回转外框架结构可沿长度方向左右移动,故本发明所示的牵引回转单元可通过螺栓的改变调节适应满足牵引钢缆的长度要求。
此外,由于在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附近设置了圆柱体的防跳绳结构,有效的杜绝了牵引钢缆未张紧时牵引钢缆过松,而与导向轮发生分离,同时,当牵引钢缆张紧时,圆柱体设计也不会与钢缆发生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牵引回转单元与牵引钢缆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牵引回转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9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棚螺栓吊杆安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置有后排切削齿的PDC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