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7187.X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7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端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端河 |
主分类号: | A61K36/902 | 分类号: | A61K36/902;A61P31/14;A61P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病毒性肝炎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4~20日龄雏鸭,成鸭亦可感染,但不表现症状而成为隐性带毒者。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饲养管理不良,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舍潮湿、拥挤,均可促使本病发生。本病发生于孵化雏鸭的季节,一旦发生,在雏鸭群中传播很快,发病率可达100%。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在新疫区,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目前,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的方法主要分为疫苗、中药、西药三类。接种疫苗不能大范围的普及,西药容易产生耐药性,且在体内易形成药物残留,中药配方通常见效慢,疗效不确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治愈率高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三棱10-20g,莱菔子10-20g,犀牛角10-15g,青黛10-20g,蝉蜕20-30g,谷精草10-20g,白芥子20-40g,远志20-30g,白芍20-50g,钩藤20-30g,板蓝根40-60g,茵陈30-50g,黄芪30-50g,当归20-60g,山楂20-30g,柴胡10-30g,白头翁10-30g,防风10-20g,甘草10-20g,侧柏仁10-30g,旋复花10-20g,路路通10-20g,代赭石5-10g,佛手柑10-15g。
优选的,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三棱10g,莱菔子10g,犀牛角15g,青黛15g,蝉蜕25g,谷精草20g,白芥子30g,远志20g,白芍30g,钩藤20g,板蓝根40g,茵陈40g,黄芪50g,当归40g,山楂30g,柴胡20g,白头翁20g,防风15g,甘草20g,侧柏仁20g,旋复花10g,路路通10g,代赭石10g,佛手柑10g。
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三棱,辛、苦,平,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莱菔子,性平,味辛、甘,归肺、脾、胃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嗳气,下痢后重,咳嗽痰多,喘促胸满。
犀牛角,酸、咸、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定惊,解毒。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吐血,衄血,下血,痛疽肿毒。
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清热,凉血消斑,解毒,清肝泻火,定惊。主治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谷精草,辛,甘,凉,归肝、胃经,祛风散热,明目退翳。用于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风热头痛、夜盲症等。主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
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胃经,温中散寒,利气豁痰,通经络,消肿毒。治胃寒吐食,心腹疼痛,肺寒咳嗽,痛痹,喉痹,阴疽,流痰,跌打损伤。
远志,苦、辛、温,归心、肾、肺经。安神益智,解郁。治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保肝、降酶的作用,可以疏肝理气、柔肝养血、缓中止痛、平肝敛阴,常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胁胀痛、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以及自汗、盗汗,头痛、眩晕等病症。
钩藤,甘,凉,归肝、心包经,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
板蓝根,苦,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茵陈,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端河,未经杨端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71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热制冷多联系统
- 下一篇:一种对节目套餐中的电视节目进行过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