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轮辐的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8738.0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4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剑;戴玉同;徐锋;陆亚娟;黄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海陆环形锻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K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26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轮辐 制造 工艺 | ||
1.车轮轮辐的制造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下料→锻造制坯辗环→正火→精车加工,其特征在于:
(1)在锻造制坯辗环过程中,分成锻造初坯和初坯辗环两个工序,锻造初坯步骤如下:a.先制作如下工装:上冲头和下冲头,上冲头从上至下依次为上圆柱体段、上倒截头圆锥体段、中倒截头圆锥体段、下圆柱体段同轴设置成一个整体,上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大直径等于上圆柱体段的直径,中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等于下圆柱体段的直径,上倒截头圆锥体段和中倒截头圆锥体段之间通过半径为25~35mm的圆弧相切连接;下冲头从上至下依次为上截头圆锥体段、中截头圆锥体段、下截头圆锥体段同轴设置成一个整体,上截头圆锥体段的大直径等于中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中截头圆锥体段和下截头圆锥体段之间通过半径为45~55mm的圆弧相切连接;上冲头的下圆柱体段的直径等于下冲头的上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b.把下料所得坯钢在油压机上,以2800~3200吨压力进行镦粗;c. 在下冲头和上冲头上分别涂抹碳粉和机床润滑油以1:1.5~1:2.5比例混合的润滑剂;d.在油压机上,以2800~3200吨压力用下冲头对镦粗后的坯钢冲下盲孔,下盲孔与坯钢同轴;然后再以2800~3200吨压力用上冲头对坯钢冲上透孔,上透孔和下盲孔同轴并连通;最后以2800~3200吨压力用上砧板对坯钢进行镦平,制得初坯;初坯辗环步骤如下:对初坯进行异形轧制,制得车轮轮辐毛坯;首先需要制作如下工装:圆柱状主轧辊和轮缘芯辊,轮缘芯辊从上至下依次为上第一圆柱体段、上第二倒截头圆锥体段、上第三倒截头圆锥体段、中圆柱体段、下第三截头圆锥体段、下第二截头圆锥体段、下第一圆柱体段同轴设置成一个整体,上第一圆柱体段的直径等于上第二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大直径,上第三倒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中圆柱体段的直径、下第三截头圆锥体段的小直径都相等,下第二截头圆锥体段的大直径等于下第一圆柱体段的直径,上第二倒截头圆锥体段与上第三倒截头圆锥体段之间通过半径为25~35mm的圆弧相切连接,下第二截头圆锥体段与下第三截头圆锥体段之间通过半径为45~55mm的圆弧相切连接,轮缘芯辊的上第一圆柱体段的直径小于上冲头的下圆柱体段的直径,轮缘芯辊的下第一圆柱体段的直径小于下冲头的下截头圆锥体段的大直径;然后在轧环机上进行异形轧制,径向轧制力为160~190吨,轴向轧制力为115~145吨,通过圆柱状主轧辊轧制车轮轮辐毛坯的外部形状,轮缘芯辊轧制其内部形状;异形轧制时,圆柱状主轧辊的转速为26~32转/分;轮缘芯辊的平移速度根据成型阶段而定,即:在咬入阶段,平移速度为3~5mm/秒,在平稳轧制阶段,平移速度为5~8mm/秒,在结束轧制阶段,平移速度为1~3mm/秒,在整圆阶段,平移速度为0;上、下锥辊的转速为32~38转/分;上锥辊的下压速度也是根据成型阶段而定,即:在咬入阶段,下压速度为0.5~1.5mm/秒,在平稳轧制阶段,下压速度为2~5mm/秒,在结束轧制阶段和整圆阶段,下压速度都为0;
(2)正火步骤如下:把从锻造制坯辗环工序中,制得的车轮轮辐毛坯空冷至300℃以下;然后以不大于110℃/h的速率将车轮轮辐毛坯升温至910±10℃;再保温1.3~1.8h;然后根据车轮轮辐毛坯最厚处的厚度,按照每25mm延长保温时间1h来计算还需要保温的时间;最后放置在空气中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轮辐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下料工序中,以牌号为16Mn、φ600的圆钢为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轮辐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头的中倒截头圆锥体段和下圆柱体段之间的过渡处为圆弧光滑过渡;所述下冲头的上截头圆锥体段与中截头圆锥体段之间的过渡处为圆弧光滑过渡;所述轮缘芯辊的中圆柱体段与上第三倒截头圆锥体段、以及与下第三截头圆锥体段之间的过渡处为圆弧光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车轮轮辐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下冲头的上截头圆锥体段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5~8度,中截头圆锥体段的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8度,下截头圆锥体段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3~6度;上冲头的上倒截头圆锥体段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3~6度,中倒截头圆锥体段的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8度;轮缘芯辊的上第二倒截头圆锥体段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3~6度,上第三倒截头圆锥体段的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8度,下第三截头圆锥体段的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8度,下第二截头圆锥体段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3~6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海陆环形锻件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海陆环形锻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87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气系统用法兰组件的压入式装配机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带缺口的盆架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