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H3BO3掺杂降低刚玉型Mg4Ta2O9微波介质陶瓷烧结温度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85025.0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9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涛;梅全静;李从英;郭靖栋;杨长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95 | 分类号: | C04B35/495;C04B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sub bo 掺杂 降低 刚玉 mg ta 微波 介质 陶瓷 烧结 温度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陶瓷制备与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H3BO3掺杂降刚玉型Mg4Ta2O9微波介质陶瓷烧结温度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微波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移动通讯、汽车电话、电视卫星、军用雷达、全球定位系统以及便携式电话等领域对小型化、高性能化的微波电路和微波器件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不断开发具有更加优越性能的新型微波介质材料。基于微波介质陶瓷研究动态,日本学者Hitoshi Ohsato结合应用领域需求,将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分为三类:1)低介电常数类(εr<20,Q·?>50,000GHz);2)中介电常数类(εr=20-70,Q·?>20,000GHz);3)高介电常数类(εr>70)。随着无源元件的集成化、模块化的迅猛发展, 亟需开发出新的微波介质材料新体系(尤其是中、高介电常数的瓷料在国内外尚没有很好地被解决)。因此,针对上述应用需求不断开发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材料新体系,则成为广大研究人员共同面临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刚玉型Mg4Ta2O9陶瓷由于其特定的晶体结构,晶胞参数a=b=5.161?,c=14.043?,呈现出良好烧结特性与较好的微波性能。国内外目前关于该体系研究,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及天津大学等单位,均以传统固相法工艺为主,烧结刚玉型Mg4Ta2O9陶瓷温度范围保持在1400-1500℃,微波介电性能为εr~12, Q·?~200,000GHz;同时,固相工艺过程中难免对体系引入杂质从而影响材料电学性能。为了实现LTCC应用需求,广大研究人员尝试通过在该体系中实施材料复合思路制备固溶体或者添加第二相玻璃作为助熔剂,降低烧结温度,工艺复杂难以控制,且往往以牺牲其微波介电性能为代价。目前关于该体系刚玉型Mg4Ta2O9陶瓷采用湿化学工艺利用H3BO3掺杂改善烧结特性国内外一直尚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降低陶瓷烧结温度的应用需求,在利用湿化学工艺制备刚玉型Mg4Ta2O9微波介质陶瓷基础上,实施H3BO3掺杂改善烧结特性;采用湿化学法精细合成其H3BO3掺杂后陶瓷粉体,具有合成温度低、陶瓷颗粒均匀、分散性好、物相纯、粉体具有纳米粒度并具有高比表面能,呈现出较高活性等显著优势, H3BO3掺杂能够实现进一步低温烧结,烧结温度降低200-300℃,并保持良好微波介电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1、基于湿化学工艺利用H3BO3掺杂降低刚玉型Mg4Ta2O9微波介质陶瓷烧结温度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Mg离子的柠檬酸水溶液;
2)配制Ta离子的柠檬酸水溶液;
3) H3BO3掺杂Mg-Ta前驱体溶胶凝胶制备、介质陶瓷纳米前驱体的合成及陶瓷烧结;
(a)将步骤1)、2)制备的Mg柠檬酸水溶液、Ta离子柠檬酸水液混合均匀,获得Mg-Ta混合溶液;
(b)将步骤 (a) 加入H3BO3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聚乙二醇进行酯化,聚乙二醇加入的摩尔量为柠檬酸的4-6倍;通过加热、搅拌均匀,得到H3BO3掺杂的Mg-Ta前驱体溶胶,置于烘箱内烘干,缩水形成干凝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5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流式气液分离单元、气液分离装置及多相流反应器
- 下一篇:高效减水剂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