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复合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9354.1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4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红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04;F28F21/08;F28F19/06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曲宝威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复合管 换热器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金属复合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特别是石油、化工行业更为普遍。现有的换热器是由壳体、位于壳体两端的管板、封头、位于壳体内的换热管、折流板和折流板定位件构成。目前复合管换热器的加工方法是先对上述各零件进行加工、组装,复合金属材料的换热管管端头部位与管板之间采用焊接固定,由于不同金属间的焊接要求高,施工工艺复杂,操作困难,制作成本高。现有的换热器内管程或壳程防腐效果差,影响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工艺简单、节能环保、高效可靠、制造成本低、防腐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金属复合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金属复合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加工,依设计要求对组成换热器的零件进行加工,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侧的金属复合材料的换热管、折流板、定距件、位于壳体两端的管板和封头;
②、组装,将位于壳体两端的管板、位于壳体内的折流板、定距件相对于壳体进行定位,再将管板与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然后将各个换热管穿入管板和折流板上的相应孔内,换热管的两端与管板之间采用粘接和胀接方式固定连接;
③、一次固化;
④、对换热管和管板之间作压力性试验;
⑤、防腐处理,对换热管的管头及整个管板作防腐处理;
⑥、二次固化;
⑦、安装封头并再次作压力性试验;
所述的封头的内表面或壳体的内表面在安装前作防腐处理。
所述的粘接选用的粘接剂为MM-H200;所述的防腐是选用MM-H200涂覆。
所述的金属复合材料的换热管的基体为碳钢或不锈钢,复合层为不锈钢或钛或镍金属材料;所述固化的温度为25℃-35℃,固化时间为 45-51小时;所述的压力性试验是利用空气压缩机对壳程进行打压试验,压力控制在0.05~6.4 Mpa之间并保压25~35分钟。
本发明的金属复合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换热管与管板之间采用粘接和胀接方式固定连接,复合管管头及整个管板都要用美德铁材料涂覆保护,并按照要求固化。使复合管与管板间不同金属的固定更容易,施工更方便。而一定条件下耐腐蚀性方面优于复合管,耐温性可以达到300℃,满足工业生产需要。比现行的焊接制造方法成本更低。
图1是本发明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金属复合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①、加工,依设计要求对组成换热器的零件进行加工,包括壳体3、位于壳体3内侧的相互平行的多个金属复合材料的换热管4、交错设置的折流板7、用于对折流板7进行定位的定距件(包括定距杆5和套装在定距杆5上的定距管6、位于壳体3两端的平板状的管板2和球面状的封头1。
②、组装,将位于壳体3两端的管板2、位于壳体3内的折流板7、定距件相对于壳体3进行定位,再将管板2与壳体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然后将各个换热管4穿入管板2和折流板7上的相应孔内,换热管4的两端与管板2之间采用粘接和胀接方式固定连接。粘接所用的粘接剂为MM-H200。
③、一次固化,即对粘接剂进行固化处理,固化的温度为25℃或30℃或35℃,即在25℃-35℃之间均可,固化时间为 45小时或46小时或47小时或48小时或49小时或50小时或51小时,即在45-51小时之间均可。
④、对换热管4和管板2之间作压力性试验,利用空气压缩机对壳程进行打压试验,压力控制在0.05 Mpa或0.2 Mpa或0.5Mpa或1Mpa或2 Mpa或4 Mpa或6 Mpa或6.4Mpa,即在0.05~6.4 Mpa之间均可,保压25分钟或30分钟或35分钟,即在25~35分钟之间均可。
⑤、防腐处理,对换热管4的管头及整个管板作防腐处理,即选用MM-H200涂覆。
⑥、二次固化,对涂层进行固化处理,固化的温度为25℃或30℃或35℃,即在25℃-35℃之间均可,固化时间为 45小时或46小时或47小时或48小时或49小时或50小时或51小时,即在45-51小时之间均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红,未经王玉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9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炼废渣热态制备炼钢熔剂的方法
- 下一篇:打击轴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