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性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7564.9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7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艳;刘振国;王永臻;王友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36 | 分类号: | C08J9/36;C08J9/28;C09K3/32;C12P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细菌 纤维素 凝胶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磁性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海上石油资源的日益开发,溢油事故不断增加。世界每年都会发生类似漏油事件,随着工业社会进程的加快,我国石油污染日渐严峻。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沿海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10点左右起火爆炸,造成7人重伤、至少11人失踪,为期近3个月的石油泄漏事件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更是持久且严重的,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人为干扰。目前溢油事故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其中生物方法较慢周期较长切效率低,化学方法会产生二次污染,物理吸附法是较好的处理海洋溢油的方法。但是,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吸油材料多有吸油效率低,吸油材料本身也是污染源头,二次处理不方便,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制备新型绿色环保吸油材料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纤维素气凝胶以及纤维素气凝胶与其他有机海绵的复合物可以被用于海洋溢油的吸收,但是单纯纤维素气凝胶强度不高,吸油效率较低,而且可循环次数少;纤维素气凝胶与有机海绵的复合物虽然改善了其强度,但是有机海绵本身散落到海域内对环境造成危害。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吸油材料相比于以上这些吸油材料具有吸油效率高、天然无污染、强度好、二次处理简单等优点,是以后气凝胶吸油材料重要的发展方向。
细菌纤维素和植物或海藻产生的天然纤维素都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单元,但细菌纤维素也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细菌纤维素与植物纤维素相比无木质素、果胶和半纤维素等伴生产物,具有高结晶度(可达95%,植物纤维素的为65%)和高的聚合度(DP值2000~8000);超精细网状结构,细菌纤维素纤维是由直径几个纳米的微纤组成,比天然纤维细的多,微纤相互交织形成发达的超精细网络结构;细菌纤维素的弹性模量为一般植物纤维的数倍至十倍以上,且抗张强度高;细菌纤维素有很强的持水能力(water retention values,WRV)。未经干燥的细菌纤维素的WRV值高达1000%以上,冷冻干燥后的持水能力仍超过600%。经100℃干燥后的细菌纤维素在水中的再溶胀能力与棉短绒相当;细菌纤维素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好;细菌纤维素生物合成时具有可调控性。
但是单纯的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吸收溢油时由于分散使得收集有一定的困难,只能用机械打捞的方法,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性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细菌纤维素气凝胶改性为碳纳米纤维(CNF)气凝胶吸油材料,在制备好的气凝胶上添加磁性的粒子,这样吸油之后可以方便地用磁性物质进行打捞回收,利于收集。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磁性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细菌纤维素的培养
将红茶菌液以10~20%的接种量接种到100mL传代培养基中,30~35℃静止培养5~7d;然后从传代培养基中挑取透明的菌斑转移到液体培养基中,在30~35℃培养5~7d,在培养基表面有白色或乳白色的表面层产生,即为细菌纤维素膜;制备结束后,取出细菌纤维素膜,蒸馏水多次冲洗后,浸入NaOH溶液中,80±5℃水浴加热80~140min,除去残存的菌体和培养基,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中性后,烘至恒重,即得BC薄膜。
上述步骤中,所述传代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5~7g,酵母粉1~2g,琼脂2~5g,CaCO3 2~3g,去离子水100ml,pH=6.8~7.2。
上述步骤中,所述液体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2~3g,酵母粉0.5~1g,胰蛋白胨0.5~1.5g,Na2HPO40.27~0.5g,柠檬酸0.115~0.25g,无水MgSO40.025~0.05g,去离子水100ml,pH=6.0±0.2。
二、细菌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
将BC薄膜打碎,将打碎后的BC按照1:30~50的质量比与去离子水充分混合配置成细菌纤维素水凝胶;将得到的水凝胶于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24~72h,获得细菌纤维素气凝胶。
三、碳纳米纤维(CNF)气凝胶吸油材料的制备
将步骤二中制备的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在流动氩保护下,600~1450℃进行热裂解1~5h,即成为疏水性的黑色超轻型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吸油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75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