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舌癌、喉癌的药物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21524.3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9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绍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35/00;A61K31/045;A61K33/12;A61K33/28;A61K35/413;A61K35/55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汤凌志 |
地址: | 5354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舌癌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舌癌、喉癌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癌症(Cancer),亦称恶性肿瘤(Malignant neoplasm),为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癌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等。癌症(恶性肿瘤)还可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目前,治疗舌癌、喉癌,西医普遍采用化疗、放疗,而放、化疗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对人体损害极大,患者往往得不到满意的效果,却反而引起身体免疫功能低下等不良后果。为避免西医治疗缺陷,我国中医界推出以中草药组合物治疗癌症的施治方案。中医治疗癌症现在已经被国内外医疗专家广泛的认可,大量的临床试验及科研研究已经证实了中医治疗癌症的效果。如开号为CN10135251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舌癌的中药组合物,由当归、生地黄、黄芩、甘草、竹叶、蚤休、天花粉、皂角刺、陈皮、金银花、山桅、半枝莲、马勃、夏枯草、蕾香叶、夜交藤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但该药物只是单纯针对喉癌。
中医对癌症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开发针对舌喉的中药药物组合物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舌癌、喉癌效果较好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各组分的用量是发明人经过大量实践总结得出的,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优选地,它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
更优选地,它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计制成:
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优选丸剂、片剂、分散片等医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它们的制备方法、辅料用量按现有常规工艺进行。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舌癌、喉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组方中:
徐长卿--具有凉血、软坚排毒、抗癌肿作用;
洗手果根一具有凉血解毒、清瘀血毒、化毒散结作用;
白英^具有消炎、解毒、凉血、抗癌肿作用;
蛇莓^具有凉血定痛、排毒清瘀排脓、抗癌肿作用;
弥猴桃根^具有排毒散结、抗癌肿作用;
三七^具有活血、凉血、消肿化瘀、定痛作用;
人参一具有大补元气、气虚散脱、心力衰竭、气血升阳作用;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体止汗、利水消肿、排毒生肌作用;
苁蓉--具有强肾、补肾、强体免疫作用;
皂刺--具有散结息风、排脓化结、通窍器官作用;
青黛-具有凉血去脓生肌、抗癌去血毒作用;
黄药子-具有化脓、散结、解毒、消肿、杀菌、抗癌作用;
人工牛黄--具有息风止癌、清心开窍、清热排毒作用;
山豆根--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抗癌肿作用;
轻粉--具有去腐生机、排脓、抗癌杀菌作用;
麝香--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排毒、抗癌肿作用;
冰片--具有神昏开窍、醍脑、通络脑神经作用;
丹参--具有凉血活血、通络开窍、通心开结作用;
龙葵--具有活血、排脓解毒、抗癌作用;
滑石粉--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化脓生机作用。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青黛、轻粉作为抗癌药物组合物的基础上,加入其他组分,相比单纯使用青黛、轻粉,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增加人体抵抗力、增强体内免疫功能、促进体各器官提高新陈代谢、吸收营养成分、增强血小板免疫力的功效,具有活血行气、清热凉血、软坚散结、化瘀排脓、内体排毒、固本强体作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以毒攻毒”,毒性起到去腐生肌、快速阻断癌细胞破坏各器官,以毒抗杀癌细胞,修复造血功能,壮肾抗病毒还原之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将上述原料干制后粉碎,过80目筛,加炼蜜为丸,得丸剂。
实施例2
将上述原料加加入适量的蔗糖粉,按常规工艺制成颗粒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绍华,未经李绍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15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