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辅助翼的飞艇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98047.3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2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周雷;曾尔曼;庄佩贞;叶文远;翟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萃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B1/20 | 分类号: | B64B1/20;B64B1/12;B64B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辅助 飞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艇,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辅助翼以控制方向的飞艇。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初飞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战略作用以来,以及其经过氦气替代氢气的革命性变革之后,在目前因其大载重、低成本、无需跑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而越来越受到各国研究机构和政府的重视,虽然飞艇作为飞行器具有体积庞大、飞行速度相对缓慢等负面存在,不过对于处理非军事范围的民用市场需求而言,飞艇的价值远远高于固定翼飞机和直升飞机。
长期以来,飞艇这种在空气中游动的交通工具都是以椭圆形的流线型设计存在,这种设计大大的减少了空气阻力对飞艇的作用,使得飞艇可以在螺旋桨的作用下以理想的速度飞行。
这种设计在逆风的情况下的确是大大的降低了风阻,提高了飞行速度。然而这种设计对于飞艇在顺风情况下的飞行帮助却大大的降低了。
申请号为200810114792.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尾桨式飞艇尾翼,包括安定面、舵面、转轴。在结构制作上,安定面和舵面先由肋板、墙搭成骨架后,外覆蒙皮定型而成,安定面与舵面之间以转轴固连;安定面与艇囊固定连接;其中,在安定面上设一通孔,通孔中固连一可旋转的机构,机构内设有矢量尾桨,旋转机构和矢量尾桨相对于安定面同步旋转,旋转角度为±180°,但是该尾翼无法自由收纳或展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利用风力资源给飞艇提供动力进行无动力飞行并方便控制运动方向及高度的具有辅助翼的飞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辅助翼的飞艇,包括充填有比空气轻的气体的柔性罩及连接在柔性罩下的吊舱,在柔性罩的两侧安装有控制方向并可使飞艇借助风力飞行的辅助翼,该辅助翼为鱼鳍状帆板,由呈鱼鳍状的帆面框架,敷设在帆面框架内的帆面,支撑帆面的帆面支撑架以及连接飞艇的辅助翼支架构成,所述的辅助翼支架上设有控制帆面转动、收纳或展开的转动轴。
所述的辅助翼为伸缩型结构,通过电动或手动控制收纳或展开。
所述的辅助翼为折叠型结构,通过电动或手动控制收纳或展开。
利用滑轮和缆绳控制辅助翼的收纳或展开。
所述的辅助翼设有两对四个或更多对,对称设置在飞艇的两侧,每个辅助翼与飞艇的连接处均设有一滑轮,经滑轮控制连接辅助翼的张帆控制缆绳及收帆控制缆绳同步或分别控制辅助翼的收纳或展开。
在运动过程中或者风力作用下,通过改变辅助翼在竖直方向的角度控制飞艇获得向上的浮力控制飞艇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所述的辅助翼经桅杆与飞艇连接,张帆控制缆绳及收帆控制缆绳沿桅杆方向设置。
所述的桅杆与支承轴连接,该支承轴上设置有绞盘,通过该绞盘控制张帆控制缆绳及收帆控制缆绳的收放。
所述的吊舱还可以设在柔性罩内部,或如船只甲板设在柔性罩上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辅助翼的捕风性能,给飞艇装上几个可以展开和收拢的鳍状结构的辅助翼,控制辅助翼的开合以及与运动方向及竖直方向形成不同的角度,从而能够控制飞艇的运动方向以及飞行高度,这样可以利用风力资源给飞艇提供动力进行无动力飞行,甚至是利用风能捕捉和转换技术储存风能所转换的电能用于飞艇的照明、供热、制冷以及机械能输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辅助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辅助翼、11为帆面框架、12为帆面、13为帆面支撑架、14为辅助翼支架、15为转动轴、2为滑轮、3为张帆控制缆绳、4为收帆控制缆绳、5为桅杆、6为支承轴、7为绞盘、8为飞艇、9为螺旋桨、10为柔性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萃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萃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8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