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水脱漆剂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65288.8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7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向巧;何勇;李咏;赵虎;杨晓飞;陈京霞;赵云强;张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
主分类号: | C09D9/04 | 分类号: | C09D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9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水 脱漆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水脱漆剂组合物,具有低毒、低挥发、弱碱性的特点,能迅速地去普通油漆、环氧漆、硝基漆、酚醛树脂漆和聚氨酯类油漆等各类漆层,尤其适用于铝合金零件表面的环氧类漆层的去除。
背景技术
涂料在使用过程中,漆膜会逐渐老化和损伤,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行业,出于美观和安全的需要,都需定期将陈旧或破损的涂层清除,然后再重新进行涂装。
目前,一方面随着涂料工业大发展,各种油漆、涂料的耐化学品性能逐步提高,使得油漆与涂料的脱除工作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使用火焰法、吹砂法和敲铲法等机械方法除陈旧漆层费时费力、难于达到高脱除质量,同时易导致零部件表面损伤,尤其是一些精密偶件,一般是不允许使用容易导致零部件表面损伤的机械方法、燃烧法来清除的。而采用脱漆剂来脱漆的化学法极为方便,具有高效、简便的功能。
由于铝合金零件材质比较软,耐酸碱性差,使用机械方法或一般的酸碱脱漆剂容易造成基体材料表面损伤或严重的腐蚀。采用一种不含氯代烷系化合物(如二氯甲烷、三氯乙烷等),具有低毒、低挥发、弱碱性的无水脱漆剂,能迅速地去除铝合金表面上涂层系统(如普通油漆、环氧漆、硝基漆、酚醛树脂漆和聚氨酯类油漆等),尤其适合脱除飞机发动机铝制整流罩所用环氧类涂层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水脱漆剂组合物,该组合物不含水和氯代烷系化合物(如二氯甲烷、三氯乙烷等),具有低毒、低挥发、弱碱性的特点,能迅速去除漆层(如普通油漆、环氧漆、硝基漆、酚醛树脂漆和聚氨酯类油漆等漆层),尤其适用于铝合金零件表面的环氧类漆层的去除。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出的无水脱漆剂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由下述组份组成:主溶剂45%~65%,助溶剂28%~40%,有机碱促进剂6%~14%,TX系列乳化剂1%~5%,缓蚀剂1%~2%,所述主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或甲基异丁基甲酮,所述助溶剂由甲醇、乙醇、丁醇、异丙醇、乙二醇乙醚、环己酮、X-1硝基漆稀释剂中的一种以上组分组成混合物,有机碱促进剂为甲醇胺或乙醇胺,TX系列乳化剂为TX-8~12中的一种,缓蚀剂为甲基三唑、噻唑、咪唑、苯并三氮唑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中,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或甲基异丁基甲酮作为主溶剂,其分子渗透入高分子链段间隙的能力较强,因此当N-甲基吡咯烷酮或甲基异丁基甲酮分子渗透入高分子链段间隙后就使高聚物溶胀,使漆膜的体积不断增大,漆膜高分子的体积增大所产生的内应力,可以减弱和最后破坏漆膜对底材的附着力。使漆膜从点状溶胀后发展成片状溶胀,使漆膜成片皱起,彻底破坏漆膜对底材的附着力,将漆膜咬起并清除,克服了现有技术含有氯代烷烃系列主溶剂、挥发性高,毒性大,对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危害性较大的缺点;N-甲基吡咯烷酮的中文别名又叫NMP、N-甲基-2-吡咯烷酮或1-甲基-2-吡咯烷酮,英文名称N-Methy12-pyrrolidinone,分子式为C5H9NO,为不含二氯甲烷的低毒溶剂,其分子量小,渗透能力强,能使漆膜快速溶涨,与二氯甲烷相比其挥发性要低很多,而且对金属材料不会造成腐蚀;甲基异丁基甲酮,分子式为CH3COCH2CH(CH3)2,其主要作用是对硝化纤维素、合成树脂、油漆起溶解或溶胀作用;N-甲基吡咯烷酮或甲基异丁基甲酮优选含量为45%~60%。
在本发明中,助溶剂由甲醇、乙醇、丁醇、异丙醇、乙二醇乙醚、环己酮、X-1硝基漆稀释剂中的一种以上组份组成。由于助溶剂的加入,可以与主溶剂分子形成温度较低的二元共沸物,同时又有利于纤维的溶解,起到潜溶剂的作用,协同主溶剂充分渗入胶膜,加快脱漆速度,醇类助溶剂还能获得较好的粘度稳定性,其优选量为28%~40%。
在本发明中,加入亲核溶剂作为促进剂,以加速破坏大分子链,加强主溶剂对漆层的渗透和溶胀,起到加速脱漆的作用,通常促进剂可选用有机酸或有机碱类,由于有机酸的加入能促进脱漆剂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所以本发明选择有机碱类作为促进剂,机碱类促进剂有乙醇胺、甲醇胺等,本发明中优选乙醇胺为促进剂,其优选含量为6%~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52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